![](https://img.haomeiwen.com/i4446972/ed677c8d0dddc744.jpg)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穿梭于喧闹的世界,偶然听到某一首歌的时候,或许会让你潸然泪下,又或许会让你豁然开朗。
经历过岁月的长河,也许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爱得深切,也许有那么一份爱情让你变得勇敢、幸福。
曾经有一家明亮的小小唱片行,没有店名,橱窗内没有任何展示,只出售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流行乐等等各种黑胶唱片。
40岁的老板弗兰克,一个温柔且懂音乐的男人,只要告诉他你此刻的心情,或者讲你的故事,他总能为你找到最合适的唱片,形形色色的人群,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能在这家唱片行里得到倾听和治愈。
这,便是英国畅销书作家蕾秋·乔伊斯笔下绘出的《奇迹唱片行》。
《奇迹唱片行》是继《一个人的朝圣》之后,蕾秋·乔伊斯沉淀三年的最新力作。
在《奇迹唱片行》这本小说里,有音乐、有爱情、有一股怀旧的气息。它是一个关于跨越藩篱,不要畏惧未知的疗愈故事,一首跳动着希望和温暖的动人情歌。
该书的故事开始一家只出售黑胶唱片的小小唱片行,店铺老板弗兰克,由于从小被钟爱音乐的母亲佩格教导与影响,他擅长读懂音乐和人心。许多人来到他的唱片行,听一张弗兰克推荐的唱片,都能感动或释然。
后来的某一天,当一个身穿绿色风衣的女人倒在唱片行门口时,看似平静的生活开始被打乱了。弗兰克爱上了伊尔莎,但是由于母亲曾给他烙下的伤痛,使他不仅在爱情面前懦弱,在生活面前也逃避。
后来,伊尔莎痛苦离开。随后,唱片行被一场大火毁掉,整条街道也因堡垒建设破产倒闭而变得荒凉一片。
但是在21年后,还爱着弗兰克的伊尔莎决定回去寻找他。克服重重困难,在曾经街道上众多邻居的帮助下,她找到了他,并和众人一起策划了《哈利路亚大合唱》。弗兰克终于放下伤痛,勇敢地拥抱爱人。
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在《奇迹唱片行》一书中,其实并没有详细描写音乐,但音乐却贯穿于整个故事中。
《黑暗心灵》、《四季》、《来自火星的利奇》、《田园交响曲》、《哈利路亚大合唱》……弗兰克总能从成堆的黑胶唱片中长找到适合你的唱片。这是他的专长,他的天赋。他知道别人需要什么,即使对方毫无所觉。
后来,他和伊尔莎的相处也是以谈论音乐而展开的。连他曾经和母亲常年累月的相处也只有音乐。故事的结局更是离不开音乐,一首《哈利路亚大合唱》,让他鼓起勇气拥抱爱人,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金庸曾经说,他对小说的人物内心深处的探索很多是受母亲的文化影响。
在那个年代,即使CD已成为新的流行趋势,弗兰克依然坚持只卖黑胶唱片,为此不惜得罪了所有供货商。他对黑胶唱片的固执,其实是源于母亲。
弗兰克的母亲佩格从小是被保姆和怪里怪气的家庭教师带大的,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当一个母亲。佩格从来不会和别的母亲那样,陪孩子外出玩耍,或者和孩子说睡前故事。她只是和弗兰克年复一年地听黑胶唱片,或者和不同的男人厮混。
弗兰克的前女友黛博拉曾对他说:“算了吧,费兰克,有像佩格这样的母亲,你永远无法当个正常人,你永远无法像我们这样去爱。这大概已经写在你的基因里了。”
所有那些正常平凡的琐事,都与弗兰克的成长无关。因为母亲,他与这个世界之间隔着无法估量的巨大鸿沟。
他将自己囚固于母亲留下的伤痛中,即使后来爱上了伊尔莎,他假装若无其事,但其实已将他内心的伤痛与懦弱撕开。他选择了逃避,因为他终究无法从母亲和黑胶唱片中走出来。这是一个异于常人的母亲留给他的沉重阴影。
21年的时间,早已物是人非,唯一没有变的是爱情。
“弗兰克仿佛阴魂不散的幽灵,即使不在视线中央,也在眼角余光处徘徊不去。但她从未告诉任何人。有什么好说的呢?他是她的骨、她的血,她贴肤收藏的秘密。一直都是,不曾改变。”
正是这样的认知,虽然拖了21年,伊尔莎还是毅然的飞往英国寻找弗兰克。
有时候,并不是爱情让人感动,而是追寻爱情的勇气让人感动。
故事的结局很温暖,弗兰克卸下了所有的自我沉沦,将爱人拥入怀中。他们重新开了一家唱片行,这里不仅有黑胶唱片,还有闪闪发光的CD,更多的是岁月静好。
亚马逊一位读者写道:“上一次被感动,还是在17岁,如今我65岁了,《奇迹唱片行》又一次让我泪流满面。”
《奇迹唱片行》,在每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常里都借此说满深刻的爱。它只是想告诉你:总有一首歌让你感动,总有一份爱让你勇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