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谈到董宇辉直播卖书的视频,他一晚上卖空了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这本书。大家都说,是董宇辉点燃了人们读书的热情。因为董宇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看书。廖老师说,她其实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但是前十
年都没怎么好好读书。这两年成了“董迷”,她读了很多书。提到了《在峡江的转弯处》很好看。黄老师接话,这本书的确不错。于是,一场读书推荐会开始了……办公室的几个同事都准备看这本书。买书读不如借书读,我借来廖老师的这本《在峡江的转弯处》周末一口气读完。
我虽然没能近距离听他的讲座,但从他的《在峡江的转弯处》近距离感受到了他光辉的照耀。母亲把阶阳坎打扫干净,让路人坐坐歇脚,于是他也跟着母亲那样天天打扫;母亲给村里最穷最不待见的人借盐,他后来在扶贫工作中和村上人们最不待见的贫困户结为穷亲戚……
母亲说“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读书要学会吃苦才读得好”、也曾说“就算是补丁衣服,也要穿得干干净净”,母亲言传身教的那些规矩都在成长岁月里,成为陈行甲生命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当他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说出“这么多年,我妈妈就是为我的人生托底的那个人,让我在无数个岔路口走了自己想走的路”的时候,才会让所有观众的内心都跟着在颤动。这是一位母亲在看似清浅的岁月中给予儿子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而这力量让他在面对人生中所有的沟坎时都能找到心灵的依靠,保持本心,方得始终。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家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说,庭教育的根对下一代人根深蒂固的影响。
有根的人,才能在人生的无数转弯处,坚定地走向远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6381453/d4083c2db5d45b4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