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让上大班的小朋友每日朗读,大班刚刚认识拼音,多朗读有利于识字和发音,于是每天让孩子朗读给我听,不会拼的拼音记下来我当场纠正,纠正完以后让孩子反复重复读,一直坚持到小升初。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可过程有点不太和谐,刚开始都是强迫孩子执行的。
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孩子有365阅读的计划,并记录每日朗读内容和时间,刚开始当成每日作业来完成,家庭作业写完以后我和他一起,孩子朗读有错的我立刻给他纠正,有时候是鼓励有时候是强制完成,偶尔还会给孩子说你朗读的真好听,我很喜欢听你朗读。经过一段时间的朗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坚持了一年时间,后来因为作业,也因为二宝没有办法陪伴和监督,于是365阅读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最近在备考小学教师资格证,很长时间没有学习语文了,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都严重退化,当初学的都还给老师了,于是给自己定下每日朗读和抄写各一小时的任务,虽然一小时朗读完了对朗读的内容完全没有深刻印象,可是至少口齿配合的越来越好了。每日朗读,希望自己能坚持到面试的那一天,也希望自己在朗读中有进步。
去年偶尔一次机会接触到《朗读手册》这本书,可是微信读书书库里面没有,当时急切渴望得到这本书,于是订阅了上架通知,等了许久,书终于上架了,可我又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和迫不及待,就这样《朗读手册》不知道在我的书架里躺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最近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于是重新打开《朗读手册》,就被开头的几句话深深的吸引了,也触动了我,感觉暖暖的。
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兰克·吉利兰
虽然我只看了前面少数几页,然而《朗读手册》里对朗读有了另外一种诠释,就是睡前朗读,是妈妈或爸爸朗读,孩子倾听着,就像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依偎在妈妈或爸爸的怀里,睡前的亲子阅读一样。孩子上小学之后我就没有进行每日睡前朗读了,以为孩子大了,会独立阅读了,就不需要大人的朗读了。作者在书中为我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就是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只要是求学阶段,都坚持为孩子大声朗读。马上放寒假了,希望我在寒假期间能够重拾往日的睡前习惯,为孩子朗读睡前故事。
朗读的目标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培养终身阅读者。媒体在国家减负的号召下,总有公共号说孩子小时候学的太多了,长大后就不看书了。一千个人心中对“学的太多”就有一千种理解,于是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业成就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时而虎妈时而让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回忆。无论媒体咋样大肆宣扬,我对孩子的学习就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心态好的时候就属于直升机式父母,烦躁不安或者事情多的时候就会有学业完全是老师的责任这种想法,今后我要为培养终身阅读者而努力。
每日为孩子朗读即培养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也锻炼了自己的口齿,更是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生活习惯。睡前朗读,从我开始,从寒假放假的第一天开始,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