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在网络上,每时每刻,都有750000名儿童性侵者,在搜索儿童性玩具;
每10个被性侵的孩子中,有8个被他们信任的人所背叛。
每6个孩子中,就有1个遭受性伤害,但75%的孩子选择沉默。
.......
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给性教育敲响了警钟。即使是刻不容缓的情况,性教育依旧是很多父母的桎梏。
“跟3-6岁的小孩子说这些,会不会不太好?”
“怎么样适度地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
......
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很多父母遇见的第一座“性教育”大山!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幼儿期是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它奠定了个体性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越早让幼儿接受性教育,就越能够有效帮助幼儿远离潜在的性侵危险。
1
孩子对于“性生理”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远在成人的预估范围之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会对“性”有不同的了解需求,这有助于父母把握孩子的性教育启蒙时期。
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对性的了解需要基本分四个阶段:
身体认识阶段(0~4 岁):大多询问身体器官的名称及男女区别。
女孩可能会问:“为什么爸爸有胡子,我和妈妈没有呢?”
男孩可能会说:“为什么我的‘小麻雀’那么小?”
生命起源阶段(4~8 岁):大多询问生命起源及孕育等问题。
“我是哪里来的?”“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妈妈生的我,为什么我还有爸爸呢?”
性知识阶段(8~12 岁):大多询问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
这个阶段,荷尔蒙的分泌开始增加,孩子开始对身体接触产生困惑,对性有些懵懂和渴求。
爱的教育阶段(12~16 岁):大多询问一些与爱情、婚姻、性相关的问题。
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和孩子深入讨论情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自己的价值。
这种价值能够伴随在孩子一生之中,帮助他们拥有选择幸福的权利。
孩子们对于性的好奇,也许就从他眨巴着好奇的眼睛问你“我从哪里来的?”开始。
所以,当孩子问你身体差异、生命来源时,说明他正处于性发展的初始阶段。不要错过这些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是家庭性教育的开端。
如实地回答孩子,坦然地解开他们的疑惑,是面对这类问题的最好态度。
2
回答好“我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就是一次生动的性启蒙课程。
在美国,有个七岁的小女孩,经常在学校里和老师说:Uncle X put his thing in my pocket。(X叔叔把他的“东西”放进我的口袋里)很长一段时间,老师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之后,一个老师通过和她聊天才发现,孩子长期被邻居性侵。
为什么孩子多次求救无果?因为小时候她问妈妈自己从哪里来?她妈妈说她是从妈妈的pocket(口袋)里来的。所以当这个女孩要求助的时候,都不知道阴茎和阴道叫什么。
父母欺骗式的回答,只是性教育严重缺失的一个侧面,早期性教育的一点疏忽,就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需要很长时间从心理上去消弭这件事。
那父母该如何恰当回答这一问题呢?
总体的原则就是:孩子问到哪一层,你就回答到哪一层,要看孩子的具体反应。
第一层:“妈妈,我从哪里来的?”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会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你就可以回答:从妈妈肚子里来的。
很大程度上,他就不会再反复确认和追问,因为要问的不是性,而是在确认自己是妈妈的孩子。
第二层:“妈妈,我从肚子的哪个地方生出来的?”
慢慢长大,孩子开始对自己产生好奇,首先关注的就是自己的身体。
这时候,你可以直接和他讲他是怎么出生的:是从阴道生出来的。如果是剖腹产,还可以给孩子看疤痕,甚至可以讲讲生产时的状况。
如果是自然生产,就像是其他器官一样,告诉孩子名称即可。
第三层:“妈妈,我是怎么进到你的肚子里?”
孩子开始深入探究生命的起源,这是长大的标志之一。
回避、拖延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如果父母不提前告知孩子,总有一天,通过其他途径,孩子也会了解整个过程。
只是,别人不会跟他分享保护自己的原则;别人不会告诉他,在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不正常的;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性教育不仅是性生理教育,更是性别平等、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教育。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和孩子聊聊:
一个层面是关于生命的起源。
只要态度正确,平常心对待,借助图片或动画,帮助孩子直接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1)绘本或模型
和孩子共读绘本,如,《小威向前冲》、丹麦绘本《我从哪儿来的》等。
如果没有书,也可以画出身体的关键部位,告诉孩子男人和女人的不同之处,边画边了解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
还可以带孩子去科普馆看看实物模型,孩子很容易就能明白;还可以借助一些医学上的模型,都可以让孩子对照着观察、讲解,帮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
(2)视频资料
印度《父与子的性教尬聊》豆瓣评分9.1,用神奇的“USB数据线”比喻巧妙答疑。片中帕普的爸爸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孩子最直接的性启蒙教育,值得父母参考。
爸爸把孩子帕普带到僻静的地方(这很重要),拿出了现在孩子们熟悉的手机、电脑,开始了一场奇妙的性教育课。
首先,郑重地介绍了男女的性器官(阴茎和阴道)。
然后将受精过程,比作了一次文件传输。
最后是对于性行为解释。
爸爸没有在解答过程中将性行为形容为羞耻、下流,而将其比作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并平静地告诉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经历过这些。
这个爸爸的比喻精准又简单,非常容易理解。
但更值得学习的是他坦然的态度:既没有扭扭捏捏,也没有支支吾吾。
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时,也传递一个重要信息——这些东西都是人类社会再正常不过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把年龄标准、身体保护,责任和义务一同告诉孩子,这就牵扯到社会责任和社会关系层面。
比如,明确地告诉孩子:必须是成年之后,是相爱的人,才能有性交,这是夫妻之间的专利。
再比如,为孩子划定清晰的身体界限,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
另一个层面是关于爱情和家庭层面。
孩子的生命是爱的结果,这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大原则和大方向!
可以和孩子讲一讲爸爸妈妈相爱的故事,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相爱,所有两个人结合,组成一个家庭。
在这个家里,爸爸妈妈可以互相满足爱的需要、情感的需要,而父母会共同努力把孩子抚养成人。
1969年美国一位博士,曾写到:在我所接触的病人中,他们几乎都生活在太空时代,但是把自己的性器官遗留在石器时代。
50年过后,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别让我们的孩子对性的认识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未来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能够拥有自由获取信息的能力。工业化时代的思维——那些通过管制、清除,划分一条隔离带,企图保证孩子的纯洁性,已经没有办法再适应信息时代的思维需求。
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那未来一定会疲于应付越来越多的性伤害,而不是提前进行有效的危险预防。
性伤害的预防,就应该从小开始,从家庭出发,从认真回答孩子的“我从哪里来?”问题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