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姐组织了拜访褚橙庄园的游学活动,今天是第一天。
上午由褚老的妻子马静芬先生和我们交流,褚老今年91岁,马老今年86岁,现在对外的沟通联络基本都是马老在负责。
先说一下褚老的人生经历:
51岁,1979年,褚时健正式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62岁,1990年,被授予全国十大企业家称号;
66岁,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71岁,1999年,被判无期徒刑入狱;
74岁,2002年,保外就医离开监狱,开始种植冰糖橙;
84岁,2012年,褚橙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全面开始全国销售。
不了解的人看到这些经历只会认为是一些文字,但其实褚时健接手的玉溪卷烟厂只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工厂,褚老经过引进国外机器(在当时是很大胆的举措),绩效改革,技术更新等手段,将这个工厂做成红塔山集团,利税近千亿(90年代的千亿)。那时候红塔山在烟中的地位,和茅台在酒中一样。
褚老的经历让我想起大败局中的健力宝和华晨,于法而言,的确是有问题,但正如吴晓波在开篇中所说的,创业总是从非法或是灰色地带中起步的,至少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一个如此成功的企业家,所得与所付出,与所取得的成绩,相差实在太多,褚老的经济问题,不完全是他的错。
褚老应该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个传奇,传奇之处在于74岁开始创业,且选择的行业是需要成长6年的橙子,这超乎一般人的认知。
在前往红塔山基地的路上,领队向我们介绍“一个人改变一座城”的故事,玉溪的一个区被改名为红塔区;道路被改名为红塔大道;云南第一村在红塔集团附近;玉溪市没有贫困县,在云南的地级市中最富有。这一切都是褚老的功劳,红塔集团最如日中天时,贡献的税收占云南的25%-30%…
马老与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这段时间我学习到三点:
①自我价值
马老说,如果没有做出成绩,她以后墓碑上写的将是褚马氏,而不会有她的名字,现在因为做出了褚橙,对社会有了贡献,所以她有了名字,成了马静芬。
我一直深受价值感的困扰,这次虽然没有寻找到答案,但也多了一些想法。
②不要给自己设限
我对自己一向有着所谓的“自知之明”,自以为看到自己的上限,这一次褚橙之行,打破了这种观念。一方面是欢姐和潘姐的鼓励,另一方面是详细地听到褚老的传奇故事。九十一岁尚且自强不息,不断创业,我又凭什么给自己设限呢?
人生不是设计出来的,未来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的最好。
老而好学,秉烛之光,何况正午之阳?
③中庸
这点不细聊了,大智慧,写不完。
吃完中饭后前往褚橙庄园,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山路十八弯,坐车坐的想吐,不由得肃然起敬,这段路程也是他们走的路程。
晚上听了姜经理分享的褚橙运作,褚橙之所以做出来,除了褚老的传奇故事之外,更依赖的是产品本身,褚老用以前管理卷烟厂的经验种植橙子,除了前文提到的,一切用数据说话,分析土壤,分析成品,对褚橙进行精细化管理。
放视频的半个小时中,几次热泪盈眶,在褚老创业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企业家精神,姜经理的解释是成就动机,特别认可。
除了自我价值实现之外,还认识到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践行下去的行动力。
很晚了,其它就不分享了,都学得到。
天道酬勤
地道酬善
商道酬信
业道酬精
吾辈当自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