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追求幸福,到底我们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是小我世界里的一种东西,还是本体里的东西?是一种感受,还是外在的物质条件?
我们平时说的幸福,是企图通过外在条件的实现,来满足我们内在的需求,达到我们内在的满足,而感受到安全感、愉悦感、满足感等;比如有财富、豪车、洋房等物质条件,有好名声,有知心的爱人相伴,等等外在的条件,引起我们的幸福感,这是小我的需要。
但是这些外在条件得到之后,往往也不一定能真正达到我们所说的幸福。否则金钱就是万能的,金钱就可以通行天下了。
幸福的本质是什么?幸福的本质是对链接本体状态感受——喜悦、宁静、爱的模拟。当我们深入连接本体的时候,会稳定地安住在喜悦、宁静、爱的状态里,我们时时刻刻都是幸福的,没有不幸福;但是在我们的头脑世界里,我们就会有两极:幸福和痛苦。
头脑的二元对立里,对感受就有好的和不好的评判,有偏好执着和排斥抗拒;我们就不会在中正的位置去体验感受,让感受流经我们的身体;我们不在一个很接纳的状态来面对当下,那我们就很容易被现实当中的人、事、物带走;当我们执着于某种感受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处于不幸福的状态。所以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真正的幸福就是安住于本体,活在当下。
企图用外在的条件触发我们内在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暂时的;如赏花、喝茶,我们在赏花喝茶的那一刻,会觉得幸福,但当发生其它的人、事、物时,可能就觉得不幸福了;当下有个知心爱人陪伴,觉得幸福,在下一刻,这个人因事要离开,又觉得不幸福啦。所以外在条件触动感受的幸福,是不能稳定持久的。
但是目前大部分人都处在追求外在给予幸福的阶段,都在向外找美好的事物,把我们内在的情感和期待寄托给它,以为实现了它,我们的幸福也就有了,这是一种内在心理情感需要的外向投射反应,幸福与投射的对象无关。
如有人说我要是有个大房子住,那该多好哇,有大房子住我就很幸福啦,这是把自己对美好的期待投射到房子上,当某天真正实现了有大房子住的时候,会发现房子并没有带来曾经想象的幸福。
如恋爱,我们恋爱的时候,也是把我们内在这份美好感受外向投射到某个人身上,以为他/她是我们的真命天子/天女,我们恨不得日久天长、日日夜夜守护着这个人,等真正结婚以后,慢慢发现,我们会有各种不适应,会出现各种负面的情绪。前后反差为什么会那么大呀?这是因我们无觉知地把自己的情感和期待投射给对方,既没有看见真正的自己,也看不见真正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一直在向外追求幸福,其实是一直在原地循环打转,一直在产生转移性的需要;如恋爱时,觉得与对方有感觉,可婚后与对方没有感觉,就pass掉再找一个,如果还是没找到要的那种感觉,再换一个人,这样我们的需要就不断地发生转移,我们也不断的去探索追求,在欲望中,我们也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己,只有当我们遇到某些巨大的变故之后,我们才幡然醒悟:外在是找不到我们内在的需要。
外在的任何东西都不能真正满足自己,我们看见了真相,期望破灭了,之后再回过头来体会自己,连接自己,这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回到生命本身,当我们连接自己之后,我们体验到我们的内在就是圆满富足的,那外在的这些东西,就是一个很普通很修饰性的东西而已。
当下在世间生活,我们要主动的自我负责,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是要排斥、抑制自己的需要,而是有觉知地去追求和满足自己,在觉知中去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