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没有了以往的感叹,看清了很多现实的状况,比如说:清明节扫墓祭祖与孝道!
把酒言欢恰谈间,把人名币变成“仁冥币”烧给鬼魂,与其不去回家看看,让祖辈父母粥可温,笑可盈!
总是怕挣钱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何不回家看看常聚聚!且不等到…
俗话说说的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就是尽孝趁早的意思,自古以来中国就追求着向善,前有“百善孝为先”继有“生前厚养实为孝”后半句记忆真切:归后薄葬真乃贤儿!人生也就那么回事,谁都有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终究是花谢花开的轮回间!
前不久,看了一则古代尽孝的故事:古代有一个孝子叫做韩伯俞,他母亲每一次打他,都是在他犯错误的时候,严厉地训斥,甚至严重时会打一顿,等到他长大了,成年以后,每每犯错误,依旧如故,挨打也是逃脱不掉,他也不会抹泪哭泣。又一次,他忽然放声嚎啕大哭起来,母亲差异,几十年挨打都没见哭过,忽然哭了起来,于是问他:为什么会哭?
韩伯俞说:“从小到大,母亲打我都觉得很痛,可是这一次我已经感觉到不痛,我自知母亲每每打我是教育我成才成人,如今我成人后,母亲对我的爱,打我不疼说明母亲身体越来越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日越来越短…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
一个小小的故事,却告诉我们,尽孝趁早!古人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失去再去后悔,不要不珍惜,三天两头的挂电话,三两个月不接电话,不联系,不回家看看,以怕赚钱速度赶不赶父母老去的速度为由,那都是扯淡!
生前一碗粥,一餐饭,胜过身后孤坟泪眼话凄凉!
俗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是呀,多少人,在尚有来处的时候,把最狠的话甩给了父母,最多的陪伴给了异乡人,在自己只剩归途的年龄才明白尽孝:扫墓!
说难听点,那都是拿着活人的钱买一堆极乐世界的钱洪鬼神做给活人看:为了名声!
人的一生,最怕的是没有了孝心,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好,你指望他对谁好,那都是假事!
这个世界,有一种幸福,叫做:未归途,还能有来处,这种幸福就是‘父母在’。
过年时,我就说:家有二宝!也就是两个老人,我记忆里,奶奶和妈妈关系不太好,爱怼上几句,爸爸和外婆不太爱说话,我不敢说,我是个多孝顺的姑娘,至少春节让我看到了外婆奶奶爸爸妈妈穿着我选的衣服一起吃团年饭,相互敬酒,奶奶说话妈妈笑盈盈的听着,外婆唠叨爸爸笑眯眯的点头叫好!这样的家,难道不是家有二宝,万事都好!
高中毕业那年,弟弟半带笑的说,妈妈的脾气好像好了很多。我才发现,那一切,功归于我,妈妈是个个性多强的人哪!妈妈不再跟我正面冲锋,也不面对面怼,那一刻,我才知道母亲,她老了!我特别怕她老,才懂得我要学会回报爱!而不是自私的由着性子摆弄着‘天王老子一个的架势!’
回报爱,才懂得:“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是幸福的动力
回报爱,才明白:“名利得失取舍”的选择是幸福的源泉
回报爱,才深知:“生前厚养为孝”的真理是恒古不变的!
人的一生,幸福很简单,不一定要家财万贯,一定要学会爱的回报,也就是尽孝趁早!
这个世界上,最痛的分手,不是遇见你,最终没有走在一起,而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