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模式与灵感状态
如何破除写作与思维的自动模式?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在思考发生之前已经发生了,这就是自动思维模式,也是下意识的行为。通常,它保护我们从纷繁的头脑思维需求中摆脱出来,以面对真正重要的问题。
令人奇怪的是有很大一部分写作教授提倡自动化写作,个别作家甚至宣称自己就是自动化写作。那么自动模式下的写作与所谓的自动化写作或无意识写作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一些写作指导书告诉我们,所谓自动模式就是把想想到的第1个想法记录下来,不再设想其他可能的写作方式。这种自动驾驶模式和灵感被激发下的表现,表面上看起来很接近:两者都无需思考,源源流淌,但通常后者流畅,而前者则未必;感受上后者思如泉涌,激情勃发,自动联结有深度,前者简单的说就是想到啥写啥用,思维的连续进行是人为的连续,而未必是思维本身内在的连续,之所以会被倡导,我想是它有触发灵感被激发状态的作用。
在大脑中不断引发刺激,刺激自身逐渐活跃,开始自动奔涌,此时能够逐渐转变为一种初级的灵感状态,一个愈是惯于自动写作的写作者,便愈可能进入灵感受激发的状态。我想可能是神经通道在无数次的人为努力的自动模式的行驶中,会逐渐构建一个习惯的反应模式,最终变成了自动的无需人为努力的模式。自动模式只是灵感模式在形式上的模拟,但大脑并不总能区分两种模式本质上的不同。正如鲁迅所说的,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练的次数多了,磕磕绊绊的神经通道也能变成通衢大道,使思维与想象畅通无阻,但也许并未大功告成:思维畅通了怎么保证它不是陈词滥调,人云亦云的废话呢?
我想这要求我们在自动写作时,我手写我心,同时也不能完全没有技巧和创意方面的努力,这样我们在打通思维通道的同时,可能同时打开创造性的通道。
因此每一个停滞无语的阶段,都只求写出任何文字即是成功,随着可写素材的增加,提升技巧和思维能力上的要求,当这个过程重复多次以后,思维和创意的通道便逐渐打开了,我相信这一点。
我不再羞愧于前一段写的不好,事实上这一段以来竟然又几乎落到了无话可写的可怜的境地。我想是因为我开始对自己有偏高的要求,便堵塞了自己创造的源泉,乃至大脑罢工。任何时候都该记住这一点:写不出或者写的差的时候(这两者通常都同时发生,更说明大脑的训练至关重要。),回到起点不做任何要求,从最随意的自动写作开始,直至打开大脑的通道--这似乎是一个给大脑回路上油的过程,不停笔,就这样写下去,爬行,蹒跚或者赶路都可以,重要的是不要停步,不要犹豫,坚持往前走。
无数次回到出发点,你获得的领悟、经验和能力会助你快速走过你之前的熟路,同时也能补足你忽视的缺陷,一次又一次,你终将前进;而停下来,则一无所获。
自动模式与灵感状态素描练习和视觉思维书籍给了我这一启示。我感到广泛阅读,开阔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从不同角度探索同一个问题,通常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少画家似乎很容易进入文学领域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我感觉对于绘画视觉艺术的观照和思考更接近审美的需求。
我期望通过多角度的审视,有一天还能激活我科学上的素养为我的写作服务。目前我在写作以外其他方面的训练,对写作基本上毫无用处,这是不应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