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名校家教育联合体”锦园中学的一位老师到我校来上课,执教的是七下课外古诗《贾生》。
听完课结合相关老师的评课以及自己的认识,对于古诗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古诗教学应该紧扣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诵读,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但是对于诵读,教师要有所指导,有所评价。诸如:朗读节奏指导,重音的指导……《课程标准》要求诵读的评价要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学生的体验和领悟。
2.古诗词教学要重视积累。
初中阶段六本教材,每册都有八首课外古诗词。我在平时的教学时,关注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指导学生去不断积累,以此来落实诗歌的积累。
3.古诗教学可以分门别类。
古诗教学,可以依据内容进行分门别类,找到异同点,以此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其创作风格。
我在教学七下的课外古诗时,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放到一起归为“乡情”一类。教学时进行对比,李白的思乡更为明朗,而岑参的情感则稍微复杂,他的诗,意境更为开阔,既有思乡之情又有一种报效国家的豪迈之情。
以此类推,在教学二十课《古代诗歌五首时》可以将《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列为登临诗一类进行教学。课后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搜集登临诗。这样,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才真正得到了落实。
4.古诗教学要回归人文之本。
这是我们评课时,锦园崔老师传达于老师的建议。就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捕捉文字,去体会文学形象。我的理解是,指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感知诗中传递的文化意蕴、文学形象,从而体会我国诗词传统文化魅力。例如,通过学习登临诗让学生了解古代哪些节日有登高的习俗,分别是什么。学习《爱莲说》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莲”文化及内涵。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诵读有关“莲”的古诗,了解“莲”文化。
5.教师要树立群读意识。
教学古诗,教师要有“群读”意识。既要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教师自己也要广泛阅读,做到以诗解诗,以诗学诗。例如,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其五)时,教师就要将其他四首找出来,提前阅读学习,从中体会龚自珍的爱国情怀。广泛阅读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这也许就是诗歌教学“回归文本”的重要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