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执着于寻找生命的意义,试图理解生活的真谛。我想:这是一种误解,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于生活,不要去理解它,而应当去体验它。
我活着,是自己这个身体活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靠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外界的一切都不存在,所以,为什么不让身体舒服一些?
舒服:身心感到(或能使)轻松愉快。舒服这个词最接近真我。怎样舒服?有什么现有的条件可以利用,从而达成自己认为舒服的状态?
真我的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舒服:身心轻松愉悦。
自然:自然而然的,不需要所谓的追求、努力。
稳定:感觉是恒定的,不是冲动的,不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一会儿强一会儿弱,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可持续:不是持续很短的时间就没有了,例如霎那的快感。
可唤醒:当需要这种感觉的时候,不需要通过太大的努力和投入,就能够获得这种感觉。
真我状态应该具备的特点:舒适,自然,稳定,可持续,可唤醒。换句话说:当我达到了舒适,自然,稳定,可持续,可唤醒的某种状态时,就进入人生中的真我状态。
我认为,个体在任何层级、有无资源的情况下,应该都可以获得真我的状态。真我状态的经历令人不后悔,愿意重复。回想起来令人心安,有趣,舒适。回味真我状态如同手捧甘甜的泉水,慢慢品味。生命历程中,越接近或进入真我的状态,越不焦虑,越不抑郁。
真我状态在生命历程中的时间占比越大,越是幸福的人生。假我伴随人生历程大半时间,而无我则更浪费了更多时间。在已走过的大半生中,真我只占有极少的时间。但领悟并实现真我时间的长短,没有讨论的意义。长寿并不代表生命历程中实现真我的时间很长,生命短暂也不一定意味着没有对真我的领悟和享有。
真我的状态是随机的,真我不需要创造,也不需要追求,不需要努力,奋斗,真我需要领悟和体验。
真我在假我、本我、快感、无我的夹缝中,像岩石中的细沙,带着阳光照耀过的味道。它可以感知,它是客观存在的,体验真我不是难在寻找真我,而是难在剥离假我等生活的枷锁和硬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