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死亡这件事,也许我们应该提前想一想

死亡这件事,也许我们应该提前想一想

作者: 爱猫的胖妞 | 来源:发表于2017-03-29 18:59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文/爱猫的胖妞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祭祖的传统日子。

记忆力的清明前后,天总是下着小雨,雨总是不停,天也总是不亮。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死亡这件事,也许我们应该提前想一想”。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这样的时刻分享关于死亡的话题,毕竟人只能死一次,自己并不真正了解死亡。

生老病死人之常态,这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很小的小孩都会露出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但当我们长大,死亡像太阳一样不可直视,我们总是想尽办法忽视它的存在或者对它视而不见,医学的进步延长了我们的寿命,从人类历史中社会人口结构呈金字塔形到今天50岁的人和5岁的人数一样多的矩形化,让人开始对长生不老抱有幻想,加上各种美容行业的外力加持,死亡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但“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面对一个必然存在的问题,我比较秉持圣严法师的观点:“面对他、接受他、处理他、放下他”,很多人都无法直面死亡,我也一样,看电视、电影,看到好看的我总会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其中,但死亡除外,那跟我没关系。

直到有一次住院,手术台上,一根长管从自己的鼻腔插入导致短时间的窒息,我才忽然感到死亡的威胁一直没有离自己太远。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对死亡多了一分关注,我总觉得自己不是个很怕死的人,死后是否有灵魂延续,是否可以登入西方极乐世界我不太感兴趣。曾想,死亡也许只是换个地方睡觉,睡得时间很长罢了。但每到清明祭祖扫墓,看着冰冷安静的墓地,忽然想到那是自己将来的归宿地,又开始了惶恐不安,各种不甘心的想:“不能吃好吃的,不能玩好玩的,世界里不再有人,除了自己,死,果然是可怕的。”

从面对到接受死亡是必然这个过程,我经历了很久的时间。

后来,我看到一本书,是美国著名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所写的《最好的告别》。这是2015年的畅销书,在亚马逊年度好书中售卖很好,这本书我当年就买了,但是一直没看。买的时候是一时冲动,每次想要翻看,总会在内心钻出一个很小的声音“哎!还是不要看吧,总觉得不太吉利”。

直到前两天,我说要和人分享有关死亡的内容,才临阵磨枪的翻,看到书中说:“直到现在,我才认识到,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怎样的一份礼物。”我忽然愿意安静下来,认真阅读。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其实是在不断的提醒我们,怎样才是善终。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许多值得思考和认知的观点,比如:

1、他谈老年人的真正危险是脚,很多老年人的衰老是从跌倒开始的。而导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险因数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机会跌倒,三个风险因素都占齐的老年人几乎100%会跌倒。

2、作者告诉我们:“凭着运气和严格的自我控制,人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自己的生活。但是,最终所有的丧失会累积到一个点,到这个点时,我们在身体上或者精神上没有能力独自应付生活的日常要求。由于忽然死亡的人减少了,大多数人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而无法独立生活”。

3、“生有时,死有时,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平静的面对生命的终点,并且是以他自己选择的方式” 作者提出了善终的观点,并指出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他还提到“面对死亡这个敌人,尽全力救治并不是最对的做法,很多人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死得很惨,那也许不是在抢救而是在缩短时间和恶化病情。”

4、书中大篇幅提到了疗养院,老是一种病,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伴着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三大瘟疫。文中提到了一些创新疗养院是如何与之对抗的。里面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很让人耳目一新。

托尔斯泰曾说:“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对象是什么,他总在想着自己的死”。我总觉得对死亡多一点理解和思考,似乎会让自己活得更洒脱些,待人接物更能心怀善意,对生活的安排也会更合理些。很小的时候,有前辈告诉我,技不压身的道理,我想对于学习和接受死亡这门技能也是一样,不知道生命有多长,但是我们总是不可避免的会衰老,最终走向死亡,在死亡来临前,或者,在衰老来临前,偶尔可以花点时间想一想,通过不断的内心操练,并不是要让我们对周围的死亡冷漠,而是要我们自己面对生死的坦然,如果我们学到了这点,那么我们的生活也许会不一样吧。


编者按:

今天我在和人聊起这个话题,很多人的反应都想到了一个老命题:“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三天”。然后致死向生的生活,从而知道生命的紧迫性,和理解一些事物的不必要。

我今天真正想聊的是,在死亡来临前,善终的问题。

很多媒体或者影视作品,将死亡美化了,死亡很多时候仅仅作为故事的终结而存在,有的影视作品将无数的美丽的花瓣代替一场现实车祸的惨不忍睹,现实生活中,死亡,老死,病死,真的并不美好,不会有花的芬芳,也不会有花瓣的美丽形状,更多的是,脏脏的,臭臭的,虚弱的,丑丑的。

要在那些不美好中走出或者选择一条相对美好的道路来走,这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共同探讨的。如何面对衰老时候的一系列丧失而不失去作为“人”的生活是我们需要去面对和思考的。

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加入进来,共同面对这个问题,并为之出谋划策。

相关文章

  • 死亡这件事,也许我们应该提前想一想

    文/爱猫的胖妞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祭祖的传统日子。 记忆力的清明前后,天总是下着小雨,雨总是不停,天也总是不亮。 我...

  • 准备,来一场有准备的离别|《人生除此无大事》

    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们应该提前做什么,怎么做? 正值壮年时,我们如何提前计划未来,眞正实现生而有爱,别亦无憾? 暮年...

  • 提前死亡

    文/江月 那天夜里 他睡前的展望时间里 只出现了一声叹息 他对例外的渴望骤停 明白了天命

  • 死亡我们应该聊聊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我想是人类最不愿意谈起而又最终要面对的一个事实,那么不如借助文字的见证,和死亡做一次深入的沟通吧。...

  • 应该怎样活着的思考

    最近接连有朋友同事或同龄的人得重病或死亡的消息,使人不得不面对死亡,面对死亡的痛苦,同时自然而然不得不想一想,应该...

  • 一个真实的父母,应该让孩子看到你做这九件事

    你应该让孩子看见你做这9件事,这9件事向孩子展示的是一个真实而立体丰满的父母,这个真实的你也许会犯错,也许会遇上麻...

  • 人在临终更应该得到尊重。

    人所出生到死亡经历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一生,很多人认为我们出生是在医院里面,在死亡时我们也应该回到医院,这个也许也...

  • 一起写吧

    为什么诗人会写出浪漫的诗? 要我自己想一想? 才能接着写下去 也许想着某个人 也许想着某件事 也许什么也没想 也许...

  • 勇于尝试,才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中很多事情也许真的应该勇于去尝试,你必须去多尝试,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那件事是怎怎样的,否则你只是想一想、看一看、...

  • 如何写熟悉的人?可以这样教孩子写!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哪件事,把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亡这件事,也许我们应该提前想一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dy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