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

作者: wang_yh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23:53 被阅读0次

    第一次: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带领幼儿来到活动场地,模仿动物跳,活动幼儿四肢。

    模仿动物跳的过程,有效地活动了孩子们腿部力量,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

    (1)教师讲述,引入活动民称。

    “大家学小动物,学得可真象!刚才有的小朋友学了小公鸡,有谁能学公鸡打斗时的样子?

    (2)教师教幼儿斗鸡的姿势。

    孩子们因为有前期单腿跳的经验,所以姿势掌握的还挺快。

    (3)二人一组练习斗鸡。

    两人练习的过程中,主要是让孩子感受膝盖的碰撞,体验竞争。这种身体冲撞的游戏,在以前的游戏中很 少有过,因此孩子们很有新鲜感,连最胆小的孩子也跃跃欲试,虽然会坚持时间不长、脚常常掉下来。

    (4)集体游戏,强调规则。

    幼儿进入一个大圆中,教师发令后,大家用弯腿的膝盖相互冲撞,双脚着地、或被赶出圆圈的人被淘汰出 局。能坚持到游戏最后的幼儿即为胜利者。要求不能用手,且淘汰的幼儿站在圆外。

    孩子们进入集体游戏环节后,一部分幼儿特别兴奋,抱着腿就向前冲,还有的手脚并用。再有一些小朋 友,顾前不顾后,只知道冲,不知道躲,几个孩子还摔倒在地。场面有些混乱,因此虽然孩子们兴趣还有,但 我也只有结束了这次活动。 找找毛病,发现全体孩子进入一个大圆的游戏形式,需要孩子相当的自律,高度 的规则意识以及特别强的在混乱中自我保护能力,明显它并不适合大部分只有五岁的我班幼儿。

    怎样让斗鸡这个传统的民间游戏玩起来更安全,又适合孩子自主操作还不失去它的游戏趣味性呢?我摸索 尝试了许久,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二套方案。

    第二次方案:

    1/2页

    1.准备活动:

    教幼儿自己创编的儿歌——《点兵点将》: “点兵点将点点点,点到谁就来闯关。”

    点兵点将的民间游戏儿歌采取手、口同时动的形式,可调动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且随着手指的跳动,被指 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被点到的心情一步步加强,孩子的参与积极性也一点点加强。同时,为了更适合孩子的年龄 特点,毕竟儿歌是为游戏服务的,所以儿歌内容也与以往不同,只有短短两句。孩子们掌握起来非常快,个个 都能操作。 (儿歌在推广尝试中,发现还适合其他竞技游戏)

    2. 基本部分:

    (1) 全体幼儿分组游戏,每组幼儿围成一个大圆,面向圆心,中间一直径一米的小圆,请一名幼儿当守 关人。

    视人数多少分组,基本上10人一组,可保证每名幼儿都参与游戏

    (2) 守关人边念儿歌,边用手指点指小朋友,当念完最后一个字,手指向谁,谁就来比赛。守关者可点

    1——2次,每次参与人数可定在2——3人。

    参与人数可保证孩子们较多的活动空间,保证活动量又有安全保证。

    (3) 游戏发令前,参与游戏幼儿面对站在小圆圆线上,做好斗鸡姿势准备,其余幼儿数“一、二、

    三”,游戏开始,两名幼儿同时冲向对方,开始斗鸡,获胜者留下继续守关,失败者回到大圆游戏从新开始。

    孩子们基本上都能遵守游戏规则玩,谁的脚掉下来或是出了小圆,就会退出游戏,就算自己出了小圆不知 道,大圆上的同伴也会提醒他,大家既是游戏者,又是监督者。这样的一个过程,适合孩子们进入游戏,帮助 他们更好的玩。小圆的设计以及孩子准备位置的设定,方便幼儿更好的掌握规则,给了孩子在下一步自主游戏 提供了平台。

    3.放松活动,进入室内休息,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游戏活动安排中加入斗鸡的游戏。

    反思:在这样一个活动中,我感受到只有抱着为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态度,我们才能更好的教学。第一次 活动,孩子们积极性也高,竞争意识也强,可就是那种竞争不是建立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的,不是老师没讲, 孩子们没听见,只不过没创造好的平台来让孩子逐步适应新游戏的规则,或者说规则不适应孩子的现状,不宜 操作。那么我们老师就应该修改既定的设计,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在活动中,我们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 而要想到,我们的游戏课,不是上过就结束,游戏课,除了要达到一定的活动量,掌握一定的动作技巧,还有 的就是教会孩子怎样运用它。从大的方面说,为孩子未来踏入社会的打下基础(好大哦)。其实从小点看,就 是游戏过后,孩子在没有老师带领下,是否会自己也能按照规则来玩,事实表明孩子们活动过后,课间也能以 小组形式进行游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间游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f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