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书店原来是件很快乐的事。
书店二楼书画艺术区,两个五十多岁的女士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一本画贴,正用手机拍画贴上的画,一边拍一边惊叹:“这张好!”见到服务走过,总有点心虚,觉得自己像做贼。
好的东西又不能据为己有,只能偷偷摸摸拍,这样做总比有人去书店,见到好的一页一页撕下要好。店员看到她两鬼鬼祟祟样子,走过来看了看,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她两觉得自己好像在“偷窃”一样。

原来欣愉和欣悦相约下午去书店,开车怕找不到停车位。打车觉得没必要,出门就是公交站,不用转车,下车步行2公里左右就到,既节约又环保,当然要是赶时间,打车最好,不用发愁停车。
不是高峰期,车上人稀板凳稠,半个小时不到下车,穿街过巷,不经意走进了菜市场,下午很多摊位都没开张,摊位上都盖着盖子。
欣愉说:“我最爱逛菜市场。”
欣悦:“不买不卖有啥好逛?”
欣愉:“看到各种新鲜蔬菜就很开心,啥都想买。”
欣悦:“只有像你这样热爱生活的人,才爱逛菜市场,像我这样一只鸡四等分,吃上两天才能完的人,最不爱逛的就是菜市场,每次都是在周末买上一周的菜。”
穿过菜场,拐过几条街,走到一家卫衣专卖店,她家的卫衣款式,颜色都很漂亮,价格均在一两百左右,一间十几米不到的店铺,屹立在主干道的位置不倒,经营了二十多年,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这是一种能力,能够符合大众审美,满足工薪阶层的需求,接地气。试了两件很鲜艳的卫衣,橘色和红色,原想买了出门旅游拍照穿,觉得太跳。

不能只为了拍照,适合自己的身份,年龄很重要,拍照也是一门艺术,鲜艳的色彩即使会点亮画面,它突出的是衣服而不是人的气质,犹豫了一下,决定不买。
走出小店,十多米到了书店,首先去一楼买炭笔,然后去三楼购买裁剪书,欣愉喜欢缝纫,经常自己做点女红,也帮楼上楼下姐妹们剪个裤边之类的活。逛菜市,做缝纫,这是她爱生活的体现。
最后去了二楼,想看看顾城的诗集,在诗歌散文区域逗留很久,找到两本精装的诗集,货架上仅有的两本,看了目录,收录了200多篇诗,看了一下价格,48元,说贵也不算贵,但也不便宜。
拿起,放下;再拿起,再放下,自己买回家是不是可以抽时间去看才是关键,家里没拆封的书已经抢占了书柜不说,就连窗台上也挤满了,不再为了附庸风雅,再做一个光买书,不读的人。
最后来到字画区域,看到吴昌硕的山水,花鸟画册,有的一幅幅爱不释手,有的一幅幅看不出好在哪里,看起来很复杂,对于两个绘画小白确实欣赏不了,欣愉挑她喜欢的用手机拍照,准备回家临摹。
八大山人的就不同,有的就仅仅一支鸟,一两个枝干,配上洒脱飘逸的字,看起来真是一种享受,在墨的世界里畅游,领略山川树木,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的闲适快乐!
欣悦蹲在地上,把书一页一页摊开,寻找自己喜爱画幅,最后囊括在手机里,做贼一样心虚,想到“窃书不算偷”,拍画更不算偷,我们拍几张画而已。

收获满满,开开心心走出书店,天色已晚,每人吃碗米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悠哉悠哉往公交站走去。
欣愉说:“这一下午好开心,天气好,不想看书写字画画,出门转转也很好,比天天打牌强多了。”
欣悦:“我不会打牌,所以没人喊我打牌,即使会我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那上面。”
年过半百,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做一个精神富足,内心丰盈的人,直到有一天老到不能再去书店为止。
穿街溜巷,经过菜场,小店逗留,一路欢歌到书店,逛书店乃是人生一大乐事,即买到了炭笔,字帖、又做了一会“窃画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