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有无数经历,象剪接好的记忆,在闲暇时去回味,搜寻,记录,时间在眼前回放着那些与小动物为伴瞬间的美好日子。
放空心情,把蓄了一冬的头发剪成短发,走在已经冷清的大街上,渔具商店老板还没开业,透过玻璃橱窗看到店内的渔具,光线昏暗,模糊双眼,仿佛看到一个悠闲的人站在大桥上垂钓……
在广州南站附近谋生时,上下班固定时间,空闲时间多,野外很多小动物是家乡没有的,沟里的塘虱鱼,小乌龟,小红蟹等,看到这些小动物你若去抓,他们比精灵跑的还快,你一上岸他们又会出现在眼前,逗你玩一样,很快适应了这种游戏,我不陪这些精灵们玩,让他们孤独去吧。
树丛中有种蜗牛,壳状如钉螺坚硬,大的有七八十克一只,色泽似玛瑙,花纹与虎斑贝一样好看;我捡了二十几只,养在小塑料桶中,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来打发空虚的时光,有光亮时他们不会动,黑暗时爬的也不快,拿些蔬菜瓜果都会吃,容易饲养,没什么异味;在干燥的地面上爬行会留下银色的爬痕,触角正常时两根一样长,有时一边几乎没有,一根伸出一公分多长;风吹草动会把露在外的躯体全部缩回到壳内;在QQ的动态中我发出“我在广州养了二十头牛”,并附图在上面,惹来十几位骚友笑话。
广州南站附近有座海怡大桥,是傍晚乘凉的好去处,没什么人又安静,下班后骑个电驴十几分钟即到,人怕闲出病,上班空闲时用刀削陶竹,把虎斑蜗牛穿在陶竹两头钓鱼,一条绳子上系几个用陶竹做的拨钩,人在大桥上把绳索系在桥礅上,时不时牵一下绳看是否有鱼上钩,后来干脆下班来放,清早去收。
这种方法源自于家乡的一种野套路,一但鱼上钩,那绝对不是小鱼,至少五斤以上,我问清了当地喜欢在珠江用各种方法捕鱼的人,说河中有大鱼,在店里找到一根大绳索,把拨钩也加大了尺寸,蜗牛选最大的,陶竹拨钩刁出肉穿在拨钩上。
记忆中的我,每天早上会兴奋地去收拨钩,也会失望地回来叹息又牺牲了几只蜗牛;后来老板开车和我一起玩,买了十几根索子,扎在桥墩上,有空就去抓蜗牛。
八月中秋时正是鱼讯期,第一次我一个人拨到一条十二斤的斑点海豚时,老板才参与进来;每天夜里都有鱼上钩,老板不是个贪婪的人,一钓到鱼便在店里打边炉,喝点小酒,那种慊意让我深深地留在记忆中。
有一次拨到六条大鱼,象小猪一样横竖在蓄藏室里,每到晚上吃宵夜时,用尽烤炸煎溜蒸烧卤,炖焖煨煲熏烘涮各种方法,味道好极了。
作为蜗牛的朋友,把他们出卖给了鱼,为我当时的行为深感内疚,事到如今我只能说声对不起,感谢你们陪我一起渡过那些寂寞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