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课程有些沉重,连续十二周的婴幼儿精神分析,痛苦的是纷至沓来的联想和回忆。
为了减弱对未来莫名的不可捉摸、不可预测的恐惧,我们逐渐地追求“more and more”,追求“Faster,Higher,Stronger”,疯狂地沉浸在“如果现在不……那么未来就会……”的灾难性幻想中。
为了抵御恐惧和灾难,我们不得不让自己“更加聪明”(注意,并不是“更加智慧”),努力让自己变成“高智商”,要有好的学习成绩、好的社交技能、更优秀的情绪控制力、更完善的逻辑辩力、更具工作竞争力……总结起来,或许可以说“智力成为我们的精神武器。”
我曾经常说“聪明的孩子更容易得心理病。”
我很喜欢与这些处于心理困难中的孩子对话,通常他们经历过灾难般的心灵苦难后会萌生智慧。我想,“聪明”或许正是人们生病的原因,而“智慧”让他们觉醒,从“聪明”的象牙塔里出来,能够开启慧眼,站在众山之巅,走向自己的完整。
温尼科特对智力发展的假设是“对痛苦的防御”。
这很大程度上符合我在工作中的经验,当然还有另一种极端的防御模式——“让自己再傻一点。”两种极端,都是对痛苦的防御:要么醒目地躲开,要么麻木地接受。
从呱呱坠地开始,我们不断体验着各种痛苦:从母体恒温的环境开始感受冷热的变化、从如上帝般不用吃喝到会体验饥饿和口渴带来的不适、从不需要言语便能存在到即便表达也可能无法得到满足……
于是自出生(或许还在母体中时)我们便开始发展智力,逐渐学会如何避免痛苦体验、如何对痛苦即将来临的信号产生预警系统、如何在痛苦时减轻不适感……这一切都是智力在发生作用。
如果用这样的逻辑继续理解,便是:智力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
同理,什么情况下正常的智力会得不到妥善开发呢?——被过度保护、过度满足的孩子。原因很简单,这些孩子在不需要智力的情况下体验了那些需要智力才能拥有的舒适。
想到一个类比:“这个世界是懒人创造的。”因为想要偷懒,便去寻找捷径。换言之便是“因为想要舒服,避免不舒服,便创造了捷径。”而那些懒得想的人,要么在狭小的思维认知中茫然地接受“大家都这样”,要么便是已经在捷径上,不存在比TA体验到的更懒的方式了。
聪明的代价是:体验着不适、有想要回避的部分。换言之——感受着人间疾苦(精神上的更甚)。当然,乐观点,换个说法也可以是“聪明的人是有追求的。追求着更美好、更幸福、更快乐的生活。”
智力上的早熟、早慧,往往伴随的是不太阳光的现实生活,于是我们用理智大脑来武装自己,让自己从理性上“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看透”、“什么都明白”,但是为什么既然这么聪明却又被大部分正常人称为“看不透”、“钻牛角尖”呢?
答案昭然若揭:头脑上的过度清晰,是为了补偿或隔离情感上的过度受伤。
于是头脑和情感变成长短脚一样,既然两条腿不一样长,又如何能够跑的漂亮?
困难来了,你希望自己更聪明吗?或者你希望自己养育的人更聪明吗?
至少我希望,但是要发展智力,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创伤。
你希望自己受到创伤吗?
至少我不希望,但是刺激不足又会妨碍智力的发展。
于是可恶的心理学家又提出:适度的刺激,适度的挫折,适度的发展。
就像中餐一样:适量的盐,少量的油,一定量的辣……
看着食谱都想骂人,看到心理学家更是如此。
作为抵御痛苦体验的总结,我又一次想起了老师的话语“人一生来就是体验创伤的,否则你为什么要哭着落地?”于是智力让我接受这一事实,并在不断地通过分析心理体验去发展曾经受挫的情感体验,唤醒情感发展,以期某时不再是“聪明”而是“坦然地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