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老公在家,我是不买菜的。所以对菜价没有多少印象。今天去了趟超市,竟然发现过年的菜价好吓人。
普通的韭菜竟然五块多,茴香苗也五块多。转一圈,只有萝卜土豆等低于五元。当然越到年根菜越贵。
记得小时候,一般人家过年也要买几样简单的青菜。天寒地冻,那时绿色的菜很少。一般都是买点芹菜、蒜黄、莲藕等几样,然后用塑料袋包扎好放到屋里,即便如此有时还会冻坏。有时过年天气暖和,买多的肉菜又怕变质。所以我们农村就用油炸各种丸子鸡块,这样能放好长时间。
当然好多人家还会在豆角旺盛的时候,煮熟了晒干储存,等冬天没有菜的时候,泡好煮肉吃。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是在和饥饿做斗争中积累起来的。什么季节吃什么菜,既要跟着节气走,还要有自己的创造,让自己在冰天雪地依旧可以吃饱吃好。
当然随着蔬菜大棚的发展,我们一年四季都有各种蔬菜可以吃。只不过菜篮子总是随着各种节日而波动。只是有时候波动的稍微幅度大一些,就会有一些人因此而吃不起的。
常吃的蔬菜我各买了一点,就花了不少钱。怪不得好多家庭主妇说钱不经花。谁做饭谁买菜谁知道。过日子真的不能只是风花雪月,烟火里的幸福才最重要。而要维持这种幸福,还得需要票子啊!所以任何时候,钞能力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底气。
有了钞能力,过节就不是“过劫”,家和而不是“家糊”。当然,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平平淡淡,夫妻一心,也是一种幸福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