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子出了些问题,考试成绩下滑,比赛发挥失常。结果本身不是大不了的问题,但是结果却真实地反应了过程,很多老师反映他上课走神,回答问题也没有自己的想法。
我和爱人都是比较严格的那种人,深信严师出高徒的铁律,对于孩子和我们自己更是严格到了牙齿。从还是婴儿时开始,就与众不同。几点喝奶,多少毫升,几点喝水,多少毫升,几点拉粑粑,是干还是稀,几点睡觉,喝完奶要怎么拍嗝,平时怎么弄吃的,怎么晾水……我们制定了一个及其严格的流程,孩子在去幼儿园前,我们用了五个笔记本儿来事无巨细地“监督”着他的一切,也因此得罪了一众赶来帮忙看孩子的亲戚,嫌我们事儿多。最终成果也是显著的,孩子超级健康,去幼儿园前甚至没有闹过一次病。直到现在十一岁了,他生病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我觉得这与当初“变态”地照顾分不开。当时累点,但是能够帮助他打好这一生健康身体的底子,值了!
正是由于婴儿时期的“成功”,让我们对这种看护式教育深信不疑,有很多习惯便延续下来。孩子越来越大,我们依然用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他,控制他。随着他年龄长大,我们的严格并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从生活上扩展到学习和心理方面。
一直很固执地认为放开手脚,孩子就会过分肆意,将来想约束就难了。于是,孩子虽然长大了,但是仍然受到了比较严格的要求。直到三四年级,孩子帅气懂事儿,也让我们颇为自豪。我们就像辛勤的蜜蜂,将孩子所有的事情安排起来,替他做了不少选择和决定。
随着他升入了高年级,课业负担逐渐加大,校外的体育训练也到达了业余到专业的分界处。我们也终于见到了这位深藏不露的对手,自我意识。
他开始不听我们的话了,开始撒谎了,开始上课走神了,开始出现超出我们预期的问题。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强大起来,希望他与众不同,有更斑斓炫丽的未来,希望他能离开我们的怀抱,我也不例外。但是,孩子已经习惯了我们的包办,我们的保护,他并不想单飞,不想费劲,不想跌倒,因为那样会很疼,比小时候疼得多!
而我们呢,一方面不希望他摔疼,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赖下去。手缩回来也不是,伸出去也不是,进退两难。
我们开始行动!让他承受失败的结果,承受老师的批评,从一个“完美”的孩子回归到真实的他自己!希望还不晚,希望他好,希望他明白我们的苦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