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Open Talk又拍云
「黄油相机」斯日:如何平衡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黄油相机」斯日:如何平衡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作者: 又小拍 | 来源:发表于2016-12-08 14:22 被阅读66次

文 | 黄油相机 创始人&CEO 斯日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整个产品过程当中的一些经历,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我要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你要站在舞台上

2014 年 12 月,我们的第一款应用正式上线,它的名字就叫「黄油相机」。与当时的第一版相比,现在的版本无论是在交互,还是在界面设计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不过,主要的功能没有变化,我们还是倾向于在图片上面进行迭代,做图片社区的事情。

站在舞台上面有很多方法,你可以通过运营,可以通过很多其他的方式。我们当时因为人员很少,而我自己是做设计出身,所以设计是我最拿手的武器,我需要用这个武器杀出一条血路,站在这个舞台上。

第一个版本

大家可以看到,在第一版里,我们把赞数、收藏数、评论以及评论内容这些东西全都抛弃掉了。既然是做图片社交,我们就希望能够让用户倾注在每一张照片上,不需要这种简述的东西,纯粹由一张张图片累计而成。整个主菜单是一个二级界面,你要换出一个菜单界面才可以看到你关注的广场页面或者我们商店以及个人页面。这些做法全都是为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希望站在舞台上面。

虽然第一版的设计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觉得挺先锋的,是一种不一样的姿态,但当时我们把它放到市场上面大概过了一两个月就改掉了。因为这个版本当初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突出卖点,要告诉所有媒体和所有用户我们不一样在哪里。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我们希望能够让用户倾注在每一张照片上,而不是看有多少人点赞、有多少人评论这些东西。

至于为什么叫「黄油相机」,而不叫「黄油」?虽然我个人觉得「黄油」可能更好一点,但为了站在舞台上,我们最后还是决定在后面加一个相机。其实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在中国你可以看到各种类似的图片应用榜单,基本前 20 名里有 80% 到 90% 都是以工具为属性。既然如此,我们就一定要让大家知道这个应用可以作为工具,用来拍照,总之是和相机有关。如果把「相机」去掉,只浇「黄油」,那就是吃的东西,就很难在这个领域推出去。

曲高和寡的问题


由于「黄油相机」的交互模式是全新的,因此如果我们只是站到舞台上随便吆喝一下,那么很快就会被轰下来。大家会说你唱得太难听了,你这个东西太难用了,或者说你太小众,我们欣赏不了你的美。****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曲高和寡」意味着没有多少人能理解。

所以,从产品正式上线那一刻起,我们就启动了接下来的版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我们不断进行删减、增加,尽量去配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我们也想了很多花哨的东西,比如在界面上增加一些彩色,或者引入「黄油猫悖论」。

所谓「黄油猫悖论」,就是由两种民间常识组合而成的恶搞悖论,一方面,猫从高处跳下,永远用脚着陆,另一方面,黄油吐司从半空掉落,永远是涂着黄油的一面落地。这个悖论在于,如果你把黄油吐司上没有涂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然后让猫从高处跳下,依照以上两条定律,猫将无法用脚着陆,因为黄油吐司永远是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但同样的,黄油吐司上涂黄油的一面也无法落地,因为猫永远用脚着陆。这样一来,「黄油猫」永动机就出现了,就会永远循环下去。而这样的循环刚好适合我们的 loading 动画,因为 loading 一般都是无限循环动画。

把黄油和猫这两件事情捆绑在一起很好玩,我们本身是黄油,这些东西都要输出,输出的时候你就要讲这个故事,并且争取让别人愿意听这个故事。

因为这件事情,我们走进了大众视野,让更多人知道了黄油。首先,我站在舞台上让人知道这事情,然后再慢慢把我自己输出出去。输出的途径很多,我选择亲近大众的方式,在大家觉得舒服的情况下把我理念输出去。

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

为什么说这句话?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贴合大众,用比较亲近的方式来做,但是****如果你太大众,就会缺少特点,这样大家就会觉得你很无聊,会很快远离你。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积累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产品本身的模版和工具对用户进行分流,一方面,专家用户可以利用我们的编辑工具来创作非常多的优质内容,另一方面,普通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我们提供的模版来进行一些个人化的表达。

我们希望能够保持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平衡,打比方来说,如果我们种了一棵树,这棵树就是产品,而运营就像水一样,树要长大,我们就需要按时浇水,只有这样它才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下去。

关于传统

现在来说,我算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我并不觉得我是很强的创造者或者革新者,至于大多数的互联网创业者要革谁的命,颠覆什么东西,我反而觉得为什么要颠覆?如果传统有哪些不好的情况或者有哪些好的情况,你都没有想清楚,只是为了颠覆而颠覆,这是很可笑的事情。

那么,「黄油相机」算是颠覆吗?不是,「黄油相机」是最传统的印刷。我们把传统印刷的方式移到移动互联网上面。我们看到所有杂志、传单、菜单上面都是图片加文字,这是印刷设计的一种方式。我们把这个移到移动互联网上面,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事情。从传统上面得到的东西,我们只是稍做变化。

大家可以多关注传统,现在来说互联网可能真的到了非常鼎盛时期,可颠覆的方向真的不多。但是相对来说,在传统上面去寻找一些新的突破口会变得更有意思一点。

产品的调性

前面说过,我们对用户进行分流,以专家用户和普通用户来划分,这是用产品的方式来做这些事情。关于这一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知乎」,它在早期通过限流来保证社区的氛围,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内容源。从社区维护的角度来说,建立内容壁垒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同时,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封闭,开放是早晚要面对的。

在「知乎」完全开放的时候,新老用户都有很多怨言,一方面,新用户随便回答什么问题都容易被骂,另一方面,老用户觉得不是老「知乎」了。

现在,我们做「黄油」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怎么办?那就是要「润物细无声」,不要让用户很快感知到变化,而是慢慢适应,争取让产品随着用户的激增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开放。在这一点上,运营要与产品相互结合,通过运营去改变一个产品的调性。

我的主题是产品和运营,刚才我讲了很多方式和案例。最后一点,我觉得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主打产品、主打技术、主打运营就可以走下去的阶段了,而是要你有更多的结合。

我们在推进这件事情的时候,虽然觉得很吃力,但是也很幸福,因为我们实现了很多推进型的变化。产品和运营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你需要在运营中发现产品的突破点,从而发挥产品的价值。

相关文章

  • 「黄油相机」斯日:如何平衡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文 | 黄油相机 创始人&CEO 斯日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整个产品过程当中的一些经历,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 产品体验:黄油相机

    黄油相机,一款"拍照加字"APP。 在拍摄的照片的基础上,可以加上"文字、图形、话框",以及"滤镜、模版",创作出...

  • 黄油相机(Buttercam)的三个交互改进

    黄油相机(下面简称黄油)原名《食日谈》,是一款可以添加丰富字体的摄影类 App,而这两个名字都是因为作者斯日...

  • 【原创】产品与运营的异同

    本章我们主要探讨如何产品与运营之间的关系,产品与运营之间承上启下的的关键纽带是产品的封装上线。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确...

  • 黄油相机产品体验报告

    写完觉不是体验报告,写得不够细,有大的点但无具体,请多拍砖! 本文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only85ok 关注作者微...

  • 产品体验报告—黄油相机

    初次使用PPT的形式写产品体验报告。在此之前对比了网上常用的产品体验报告的结构,再对最近自己很喜欢的一款产品——黄...

  • 黄油相机产品体验报告

    版本:4.7.55.3 体验机型:iphone 6 体验人:sese君 体验时间:2017年9月6日 斯日其人:创...

  • 产品体验报告——黄油相机

    前言:黄油相机是为数不多的,能让人一见顷心的应用,最初喜欢它是沉迷于它的界面及交互,再次喜欢是因为黄油可以制作白底...

  • 黄油相机产品体验报告

    1 体验环境 体验机型:iPhone 6 体验系统:iOS 9.1 版本号:version 4.3.1 体验人:G...

  • 运营是个什么鬼

    一 先来看下互联网一个产品的生命历程 二 各个运营的关键 1 内容运营:输出优质内容,平衡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2 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油相机」斯日:如何平衡产品与运营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ks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