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现在,如果我们只随着自己的意,站在上帝视角,可以批评的地方太多了。每一段文字的分享后面,我都写了一点我个人的理解,尽可能去客观地解读,尽可能出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尽可能保持旁观的心态,不做评判地看待发生。
看一个生命的起起伏伏,从而更好的理解世间事,最终更好的接纳自己。
生命似乎有本源的力量主宰着我们,又保护着我们。继续往下看,会发现生命的过程。
所以,不要轻易去定义一个人。
摆脱了,摆脱了,人生从此清明自在了吗?他不过是个少年,所以这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轮回。
每回深陷其中时,我们都觉得无法摆脱,似乎永世沉沦。可摆脱又会在不经意间来临,前一秒还在末日,后一秒已是朝阳。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学会等待,知道沉重的感觉会过去,知道这是生命中必经的插曲,耐心的等待,心平气和地接受煎熬。
这些文字是今日在《约翰克利斯朵夫》读书分享群里的分享,正读完少年卷,开启反抗卷。
重读下来,我依然认为这是我目前来说最爱的一本书,从出生到死亡,太多的感同身受。
看了一些创业财富类的书,的确让我明白热爱与创造的重要性。
但,我想到梵高那样热爱绘画,在他的有生之年,按功成名就来论,他就是个失败者。
还想到,就像约翰克利斯朵夫,明明是天才音乐家,最后也没有什么传世之作。一生也没有多少财富。
他们这样的天才尚且如此,我们平凡的人呢?
接纳自己的平凡,累了就睡,饿了就吃,无可厚非,踏踏实实过着一天又一天,看似一无所成,也接受,没拥有多少,也坦然。
我只是世间的沙尘,只能随着世事而动,一切不必如自己的意,只去拥有此时此刻的美妙,也值得微笑离世。
我来过,我看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