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514912/9df38f8cf77af826.jpeg)
今天刷抖音刷到我的救命恩人——中国工程院王振义院士。
让我了解了我的救命药——维A酸背后的故事。
提前癌症,人们如避蛇蝎。特别是白血病,又称血癌,在人们的意识里就是绝症。特别特别是我得的M3,也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一旦发病,短期内全身都会被异常的白细胞占领,所有血液和脏器功能快速瘫痪。轻轻碰一下就会大片淤血,刷个牙就血流不止。
就像我,体检结果出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低,身上无缘无故青一块紫一块的,其实就是毛细血管开始出血没有重视。
如果后来没有到医院及时救治,说不定正在上课或者正在跑操时就可能鼻出血、牙龈出血、颅内或者内脏出血。当时血小板太低,出血根本不会凝固。就像我的主治主任万鼎铭教授说的那样:骨穿检查结果显示我入院时坏细胞87%(出院时3%)早在二十多年前,如果没有维A酸加上砷剂联合用药,我小命早就交代啦!
癌症的治疗过程不仅非常痛苦,而且还十分费钱。《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宁,名震大江南北的PD-1抑制剂,以及去年上市后被批天价的120万CAR-T疗法,都是抗癌药昂贵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中旬,白血病在国内的治愈率非常低下,刚刚调整工作接触到白血病研究的王振义,在短短半年内就看着60多个病人倒在求生之路。眼睁睁看着病人死去自己却无能为力,王振义陷入煎熬和痛苦中。
将近20年的研究,王振义越来越了解白血病这个危险的敌人。而在白血病的大军里,又以早幼粒细胞(M3)白血病最为凶狠,死亡率高达90%以上。王振义要啃下的,就是这个M3白血病!
王振义用了8年的时间,才在不断的实验和尝试中发现了一个未曾发现的机制: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M3细胞诱导分化成正常的细胞。王振义用这个新发现的机制,提出了全世界首创的诱导分化理论,开发出了全反式维甲酸。
1986年,王振义开发的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病人。一名身患M3白血病的小女孩收治于上海儿童医院,主治医师正是王振义的太太。
由于是新疗法,苦等机会的王振义迟迟等不来信任他的病人。而这个被下达很难活过7天的小女孩,成了一个突破点。
王振义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四处劝说,小女孩的家属终于同意放手一搏。事实证明了全反式维甲酸的优秀,经过治疗后的小女孩在一周后退烧,指标恢复正常,7天的命一直健康的活到现在。
全反式维甲酸让M3白血病的治愈率大幅增长到了90%以上,全世界的病人慕名而来。而作为全反式维甲酸的发明者,王振义却放弃了申请专利的机会。不发病人的财,是王院士的坚持。
全反式维甲酸毫无疑问是一款治疗M3白血病的好药,在打响名气后,王院士所在的医院负责生产该药,直到国内禁止医院造药时一直是13元/盒的定价。
13元在当时其实不算很“便宜”,购买力不一样。但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13元的定价慢慢地将微薄的利润压得极低。所谓成也低价败也低价,全反式维甲酸利润微薄,加上M3白血病患者比较小众,竟因无一药厂愿意生产而一度停产。
后来还是山东一家良心药厂将全反式维甲酸的生产接手,只不过价格提到了290元10粒。这个使用成本看起来提高了,但其实还是比较良心的。之前国外进口药一盒要上万元,普通人家根本就负担不起。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感谢王振义院士!
感谢国家强大的医疗团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