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上磨我认为是在某一具体的事情或事件中的磨励,它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反复去做,反复体会总结,再反复去做,这样不断循环,直至熟能生巧,最终得到升华。我们之所以认识几千年前的疱丁,就是他完美地分解了一头牛,我想,这是事上磨的一个典范。现在,我们阳明心学的学习,反复读原文,反复做功课,这也是事上磨的一种表现。一名当兵的,不断装解手中的武器,直至蒙面也能熟练操作,他就很可能成为兵王。就好像我们要做一道以牛肉为主的菜,你可以牛肉炖土豆,可以牛肉烧番茄,可以炒,可以煎,也可以水煮等等,如果你反得去做,不断总结翻新,形成菜谱,并以你的菜谱为主作为标准使用,那么,你就可能成为食神。
阳明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过,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我想,在一些小目标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在把事情做到极致,那么,事上磨也就成功了,你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位大家,就是“圣”,就是“贤”。现在的工匠精神,也不外乎这样吧。
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我认为自己学到知识,总结的经验等,要形成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然后在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下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智慧。当然,这个理论知识体系不仅仅是学识方面的,还应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以及道德观等,因此,学识很高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智慧,同样的道理,一名地道的农民,也可以拥有很高的智慧,这也符合阳明先生说过的,人人都是圣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样,外面的心灵鸡汤到处都有,但活得通透、活得精彩这几个字,犹如灯塔,指引了我们生活的方向,它需要智慧,也是一种本事。如果真得活到这种程度,可能已经到了阳明先生说的此心光明的境界了吧!
有时,我想成为一只小鸟,在自由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穿梭在乡间田野,隐匿于城市的高楼大厦;有时,我想成为一匹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漂荡奔逸,不管前面是山川还是河流。
明明可以轻松加愉快,为何弄得负担累累,明明可以对酒当歌,为何弄个借酒浇愁。我当此心光明,有此豪情,有何怕哉,时刻反省,自我疗伤,体验“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