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笑笑生||公众号文章笑笑生||简言简语笑笑生||夜读小文文
“枪决通知,上门服务”的诈骗短信,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枪决通知,上门服务”的诈骗短信,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作者: 百变笑笑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5-29 17:43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小北。

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最近大家是否被这样一条短信而逗乐,如下:

“【枪决通知】 因您信贷诈骗,缺席出庭,已通过‘天网’定位具体位置,现已通知当地执法部门和司法人员(魏军,王琳,郭文祯)携带枪支带队,执行上门强制击毙,详情抖音搜索《执行风暴》或关注‘中国法院网’了解详情,14点前自行app结清全部欠款可撤销执行。”

此短信截图一出,一时间大家都乐坏了,不断吐槽骗子们伎俩拙劣,还有不少网友直接晒出自己回复骗子信息取笑骗子的对话框截图。

可为什么我们看来如此拙劣的话术手法还是会有许多人上当受骗,且涉及的金额并不是小数目。

以前流传着像什么秦始皇,慈禧太后,武则天,老蒋,法院传票等等,而AI诞生后,感觉骗子们也紧随其后提高了骗术技能,前不久也出现了AI换脸诈骗案件。

骗子们“与时俱进”,手法多样化,话术多样化,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之所以有些人一眼就能判断这些是诈骗短信,因为我们被他们筛选了,我们不属于他们的目标受众。

而这个世界人口大几十亿,除我们身边所能辐射的人之外,还有很多很多根本不了解不熟悉的人。

而骗子们所用的手法也很直白,就是广撒网,等待上钩的鱼儿。

都不用细想,这些如此愚蠢直白低劣的诈骗短信,为什么反复不断出现,不断有人去填坑。

小区微信群里不断有工作人员提醒,某某地某某人被骗,损失了多少金额。

几乎每天提醒,可还是有人被骗。

我们往往以为上当者多是老人小孩,其实不然,如今18岁-40岁已然成为“主力军”。

我们一边在嘲讽这些愚蠢且直白的诈骗短信,殊不知人家也在不断筛选着我们,且说不定正在暗暗偷笑,笑话我们某些人的无知和蠢。

咦,这“变化多端”的世界。

在人群中,显而易见并非全部都是聪明人。有一部分人一直生活在一个地方,没见过外面世界,也没多少知识,也没接触过什么人。

这就像外来入侵者自身携带着某些病毒,入侵了原本的世外桃源,结果搞得乌七八糟。

记得大学时,老师曾提出过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会让人们记忆深刻?”

有同学直接回答:“丑和美,两者的极端”

因为这有记忆点,就像万花丛中一点红,艳丽强烈的颜色会对你起到刺激作用。

当我们以嘲笑的眼光去看待这些诈骗短信时,骗子们早就开始分析,分类,筛选我们。

他们把这些看起来直白愚蠢的短信不断群发,目的只有一个:“茫茫人海之中,筛选出他们的目标客户群”。

每天有无数短信被发出被接收,除此还有无数文章,无数视频,无数条漫被创作出来投放到各大平台之中,而我们无一例外都是这个流量鱼塘里的小鱼儿,被一次次饲养着也被一次次筛选着,最后就是时间问题,或某一次内容吸引到目标客户群接着一步多连,阅读关注转发点在看。

而纵观整个世界总会有人相信某一些看着那么直白那么愚蠢的信息。

曾几何时我们也常被各种标题亮眼内容毫无意义的文章视频所吸引,点开文章前,根本不知道它的内容如此这般。以至于后来大家对于“标题党”类的文章或是视频非常厌恶反感。

虽说现在关于“标题党”已好很多,但还是存在着。这是某些人吸引点击吸引流量的一种手法,而现在很多创作者对于标题更为用心更为精雕细琢。

随便一搜,就会出现很多类似于教授大家如何取标题的内容,其中不乏优秀且实用的干货。

这就像以前纸媒时代,总会被卖报人员的叫喊声所吸引,心甘情愿花五毛钱,一块钱购买一样。

回过头来,就能很好的理解,为什么这些信息如此直白和愚蠢。

因为它们能很好的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一下子吸引到你,抓住你的眼球,让你去看。

此时这样被吸引且有后续的人就已被他们筛选出来,其余则被放弃也根本不会是他们这次的目标客户群。

他们编造这些看似愚蠢的信息,就是为了提高诈骗的成功率,降低各种成本。

前文提到的“枪决短信”就是这样。它还包含了一个隐藏含义那就是“概率”。

所以想跟大家聊聊关于“概率”这个事情,说得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点,如下:

是的,生命的本质就是概率。

这个世界不缺聪明人,不缺资质平庸的人,不缺愚蠢的人,不缺狠人,不缺善良美好的人,总之就是各种类型的人都有,融合在一起共同组成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骗子们用这样的手法,将某一部分的人从茫茫人海中筛选出来,成为他们的目标群体,然后针对性的应付,提高他们的诈骗成功率。

当然,也有被成功反诈的案例,或是策反的案例,这些也是概率,并不是时常会发生。

通常他们团伙作案,对于团队里人员的职能分配十分讲究。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一个群里几十人,最后发现只有一个被害人,其余全是拖全是同伙。

又例如某人某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某

“您好,请问是刘先生吗?我是某某投资公司的某某。”

“是啊,请问什么事情?”

“刘先生,给您打电话主要想向你介绍我们公司最近的活动,因为您是从5千名幸运客户中被选中的最最幸运的哟。我们公司聘请了全世界最有名的华尔街股票分析大师,专门为其中被选中的最为幸运的客户分析股票。听说刘先生您是做股票的,我们帮您推荐股票,我们只收10%的利润分成。”

“我凭一个电话就相信你们?”

“我们的股票分析大师可是某某大师的徒弟啊,他的消息是最准确的,有内幕消息,你先看看,涨了,我再联系您。”

于是这位自称是某某公司的某某员工即将开始向刘先生推荐所谓的优质股票。

像这样的电话并非突然打给刘先生,早在打这通电话前,就被刻意筛选过。如果这位刘先生中途挂断电话,过段时间同样会继续接到此类电话,直到最后被工作人员判断为“非目标客户群”,他们之间会短暂失去联系。过段时间后,刘先生这条信息会被重新解冻,再次进入到他们公司的信息池中,重新被分配给其他工作人员,由其他人继续挖掘。

如果这位刘先生在本次整个通话过程中表现得并不反感,那么就有继续深入挖掘的可能性,只要保持友好交流,且工作人员推荐的股票真的涨了,那么就会继续友好的发展一段时间。

接着又会继续试水,继续向刘先生推荐股票,这段时间主要是弱化对方的防备心,建立对方对公司对工作人员的信任感。

一段时间后推荐的所有股票都涨了,那么自然就会信服对方,把自己的资金交给这家投资公司打理。至于后面是涨是跌,这个就真的说不准了,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套牢的很多。

你能说这是个骗局么?

这是利用概率做的一个局。

其实在刘先生接到那通电话前,工作人员已经给很多人打过类似电话,他把人们分为几类并做了详细记录。

例如,100个客户,分为2份,告诉50人A股会涨,剩下的50人B股会涨,做好详细记录后,其中有50人必然属于会涨的那一类,接下来就是等,当A股涨了,那么根据前期自己的分类只需要再次联系这50人,剩下的50人则放弃。

接着把筛选保持联系的50人再次筛选,25人一组,同样的手法和话术,一部分告诉C股涨,一部分告诉D股会涨。最后会有25个人再次被筛选。

当然事情还没完,继续再来。

最终剩下有10个人,经过这一轮轮的筛选后,会完全跟这个投资公司以及工作人员建立起信任,那么他们就会开始投钱。

例如1人10万块,10人就是10x10=100万了。

然后呢?

还就真不好说

另外还有一个典型情况,我称之为身边人效应。

一般别人给你介绍某某产品效果出奇好,某某东西有奇效,能治好多类疾病还不用打针吃药……,一般情况下你是不会信的,但某一天某位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试过,效果非常不错的情况下,我相信我们会开始慢慢相信。

其实这样的例子身边多如牛毛。

我们每一次的呼吸,每一个决定,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基于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和期望。

而这些判断和期望的基础条件呢,往往更偏向于我们所累积的经验,智慧和知识。

我们往往对于不确定,拿不准的事情犹豫不决,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在跟自己以前累积的经验,智慧和知识做“斗争”,有时候需要借助“外力”,也就是别人的经验,智慧和知识。

而往往人们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生活环境,导致每个人又是那么的不一样。

就拿股票来讲,我们大部分人目的很明确“低买高卖”就是想搞搞投机从中赚一笔,在投钱之前很少有人会认真的去研究。更别提去观察这个公司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而真正的大佬不会搞投机,往往更关注这个公司的未来发展,如果某一个企业发展非常好,行业前景也很好,那么大概率他家的股票会涨起来。

如果被大佬找到某一个潜力股,那么即便是中途几次的跌跌涨涨,他也不会中途断然放弃,因为他们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好的行业,迟早会迎来曙光会涨起来。”

所以这跟我们普通人完全不一样,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想短线搞一笔,中途如果要是跌了,那谁能受得了,我们也不会去想到走长线,更多选择“低买高卖”,相信“万一”,“如果”,而不会静下心来分析了解。

其实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毕业后,是选择去大城市打拼还是小城市度日,这取决于你内心最为真实的思考。

如果在努力冲刺的时间,抓紧时间好好用功,到大城市读书学习工作,那么对于自己是有很多好处的。

虽然我们即便是考取了优秀的学校,去到大都市也并不是说一定就能成为精英人士。

而是我们通过读书,通过在大城市的生活打拼,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见识,拓展眼界,就概率上来说有更大概率更大可能性会让我们成为更为优秀的人,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赢在概率上,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失败的可能,而是说我们需要更好地去应对失败,去正向面对失败,不逃避。就像人们常说的“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当我们拿到优秀大学的通知书,去到大城市,要做好心理准备,前路并不平坦,需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间断的提升自己,更好地把握机会,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聊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发直白诈骗短信,不停变化话术的人他们并不愚蠢,他们也在“与时俱进”,虽然这样说有点难过,但从中可了解到他们真的很关注实时信息,只是心思没用在正途上。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概率思维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平常可以多了解并学习概率学,拓展知识,最好是能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能应用。

概率思维强调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列举多种可能性,主要是方便我们在日常中更全面更准确地去理解和分析一些问题。

生活中,不确定和不能把控的事情,在所难免。这些事件的产生,过程,最终结果,可能是已知也可能是未知。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状况,制定相对应的应对方案,只要我们坚持做大概率会成功的事情,时刻避开大概率会发生危险的事情,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充满乐趣。

总之,概率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和风险,更全面和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的发展是不确定的,成功失败同样是不确定的,就算所有步骤都做了,且做得很好,每一步也走对了,但并不意味着就会百分百或百分之八九十。

同时,成功不能复制,就像东施效颦的故事一样,即便是最后她真的成为了西施,也不意味着她就是真正的西施。

还得从自身出发,实事求是制定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写在最后:

这个世界随机性无处不在。

我们相信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相信有因必有果,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由于我们自身的问题,信息和资源的偏差不对等,以及算力思考等不足,事实上我们很难应对所有事情,也无法应对所有事情,所有事情的发展对我们而言体现出来的就是随机性。

有太多的事情在不断发生着而我们无能为力,这些事件无关因果,而是概率。

所以我们才感觉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确定不可预测。

即便是再简单不过的两点一线主线生活,也会在其中产生各种随机事件,不断诱惑且拉扯着我们,去向不同的新的方向。

这让我想到了三体中的很多内容。

所以,有空学习下概率学,朋友们。

即便不能怎样怎样,但大概率会发生一些事情。嘻嘻

最后呢,以宫崎骏的电影《猫的报恩》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次分享的结尾吧:

“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

感谢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生活如此美好,请一定好好照顾自己。

期待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祝好。

Good Day

2023.5.30

相关文章

  • 接入短信验证码接口没那么复杂,3分钟就搞定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收到通知类短信,营销短信,验证码短信等。比如购物下单后的发货通知短信,购票后的订单通知短信信息、...

  • 预防骗子

    今天收到一条短信通知,告诉购物预防诈骗的事情。前几年还真的接到过类似的电话,差一点就上当了。 有一次在某宝购物,下...

  • 谨防网络短信轰炸

    最近网络诈骗事件多发,之前群里管理也发了防止电信诈骗的注意事项。昨天咱张庄有人遇到了网络短信轰炸。 什么是网络短信...

  • 短信诈骗

    凡事收到这条所谓来自支付宝的短信的朋友,千万不要去点击链接,这是新型诈骗短信,盗取支付密码、盗取个人信息。 谨记!

  • 短信诈骗

    前几天,收到一条短信:只要投入一万元,每天收益一百八十七元。 怎么可能啊?这样的话,五十多天就可以收回投资了,一百...

  • 诈骗短信

    刚刚在学校群里,一位老教师发出求助信息:"我的社会保障卡要升级吗?怎么升级?" 看到这个消息,我马上意识到这位老师...

  • 诈骗短信

    今天,老公又收到一条诈骗短信。 上个月,老公收到一条要求加好友的微信请求,老公看到对方是单位某领导,便通过了请求。...

  • 我收到诈骗短信了

    01/爸爸:喂,闺女啊,我收到一个短信,说你被绑架了,要20万块钱。不然撕票。 女儿:爸,别信,我好好的,那是诈骗...

  • 关于网络诈骗大家注意了,这一篇文章一定要细看

    关于网络诈骗,大家一定要注意了,都是利用互联网,在各个网站上进行诈骗。短信诈骗、电话诈骗、QQ、微信交友,...

  • 吉信通:告诉你应该如何防止短信诈骗!

    目前短信诈骗非常疯狂,诈骗分子利用短信发送平台等通信手段执行的诈骗犯罪活动,通常的手段包孕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电话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枪决通知,上门服务”的诈骗短信,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oj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