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了耶!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去读书,枯燥又乏味,唉,真无聊!”
“读啥书,网络小说它不香吗?”
“你闲得没事干吗?作业写完?上课学会了?别读这些没用的书,有时间不如多看看课本呢!”
……
难道阅读真的在碎片化时代变得廉价了吗?
我们习惯了看看情感公众号,给自己灌灌鸡汤,最终鸡汤被消化了,我好像没吃鸡肉就得到了营养,我们喜欢刷刷鬼畜视频,沙雕视频,我们貌似在毫无目的中收获了快乐,可快乐之后,我好像失去了时间,我们更爱不劳而获,将自己看到有用的东西收藏落灰,这样好像我们自己能够增长点经验,我们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我们害怕走出舒适区,所以阅读这是就一直被挂在嘴边,身体上不付出一点行动!
这好像是许多人的常态!我想要阅读,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我想要阅读,可是我就是喜欢看网络小说,这不是阅读吗?你说的真轻松,阅读哪有那么简单,你以为是看电视剧呢?
那么我们先从最本质的问题下手解决它:
如何能够让自己喜欢读书呢?
刷视频它不香吗?电视剧它不爽吗?打游戏它不快乐吗?何必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我就想当一条咸鱼,我就想躺平,不行吗?OK,停,说的似乎有道理,你想要做一条咸鱼也行,你已经准备让这个世界随时将你吞掉,又将你吐出来,你还在那里抱怨为什么,那一是否有当咸鱼的资格,你能保证你工作的稳定吗?你能保证自己精神世界的满足吗?你看着别人耀眼,你真的不会有丝毫的羡慕或‘我要是……'的想法吗?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想这样,但又无力去改变!事实上我们能够改变——阅读。
①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读自己喜欢的书。
我喜欢网络小说,什么穿越,霸道总裁,玄幻……打住打住,我说的可不是这个兴趣。
这里的兴趣是指大家文学,哲学,经济,艺术等方面的书籍,这些类型中找到你颇为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开始阅读。
这些中我都不感兴趣?看不进去(苦恼)
停,停,停看来你是想当咸鱼了,兄弟,你没救了(汗)
不过,别担心,还有一种方法!
②从功利角度去阅读!
找到一个不得不读书的目的,比如说我的写作能力差,我想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是我的目的,我为啥要学习写作呢?它能给我许多方面带来帮助,那么目的有了,找到这一部分的书籍,开始看书,可是看一会就看不下去了?咋办?我的天,你咋那么多事!
我们阅读中如果想要停下来,那么不妨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这一方面的书?我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如果我的写作能力很好,也许领导更加看重我,也许我写策划,写文案的时间缩短,没准能加工资。想象自己要是成功做到这件事,能带来什么,把那个画面清楚的在脑海里面呈现,你会惊讶发现你没有那么排斥它,继续……
如何挑选阅读的书籍?
①确定自己要看的书籍类型
这里建议大家不要太过于侧重于读名著,我之前就是这样的。我们从小到大,听家长教导要多看看名著,提高自己阅读能力,写作水平,慢慢的磨灭了阅读的热情,年龄尚小的我们能读懂《红楼梦》的人情世故?《巴黎圣母院》的主旨?《百年孤独》想传达的含义?显然不可能,现在我在给你名著,让你读,你读完后就能学到什么吗?也许是几条道理,那这样效率是不是有点低呢!我就是想要受到文学的熏陶,我爱文学,那也行,对于阅读已久的老玩家,你的文笔一定很好,这面名著阅读不大适合初级玩家,目的性不强,让人太容易放弃,所学甚少。
这里可以选择非虚构书籍,比如《自私的基因》《如何写作》《原则》《摄影教程》等有强烈目的性的书籍,能够让自己在较快的时间成长,这个观点被老王说到的时候我惊呆了,它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后面我去问了一个身边比较厉害的长辈,他一直保持学习,我问他您有啥比较好学习经验?他说我想学一样东西,就去找到那个方面的书去看,我之前不会打篮球,我自己买了一本关于打篮球的书,自己慢慢摸索也就会了。
将阅读和实践相结合是我学到的一个点。厉害的人总有一些东西是相同的,那就是——阅读。
②找到这一个方面排名,评分,作者比较有名的书籍
超级厉害的人,他会告诉你许多有用的东西,他已经功成名就了,也不需要割别人韭菜,同时,从他们的书籍中可以学到不少有用的经验,方法。
③看自己身边,网络上厉害的人看什么书
实在不会找,模仿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慢慢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也会挑选自己的书籍了。
最后,来到最重要的部分。
如何让自己读过的书能够用得上?
阅读改变人生,这句话没有错,那我们如果不讲自己阅读中的东西使用出来,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呢?
①阅读前先了解这本书,了解这本书的目录,序言,评论,作者,让自己有一个熟悉感!
我们都知道阅读方法有
泛读
泛读指广泛的阅读,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涉及自然、社会、科学,历史各种领域的作品,可以开拓人们的思维,不让自己思考模式局限在一个地方。
精读(适合高质量的非虚构书籍)
通读(比如书,小众小说,报纸,杂志等书,只要了解书的全貌,有个大致的印象,就行了)
跳读(非虚构书籍,技能书籍)
跳跃式的阅读,在目录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去阅读,这样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先放在一边,节约时间,快速学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②这里在推荐一种方法PQRST的阅读方法。
托玛斯·史塔顿提出的PQRST五步读书法是世界上被公认的最有效的读书法之一。PQRST分别就是Preview(预读) 、 Question(提问) 、 Read(阅读) 、 Self-recitation(自我复述) 、 Test(测试)。
Preview(预读)
首先阅读章节主题(目录中有),知道这一章主要在讲什么,注意每一节的主标题与次标题的联系,阅读序言,和大致对全文粗略看一遍,扫一下也行,建立熟悉感和第一印象。
Question(提问)
看书的时候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此书的核心是什么?他会教我什么?作者所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标题与文章的联系是什么?他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没有这样的事例去证明?对于每一章采用提问、阅读、 自我复述(底层逻辑是费曼学习法,超级推荐)三个步骤
Read (阅读)
仔细阅读你所标记的重要章节,尝试回答你在上一步提出的问题,将所读内容与你已有的知识建立链接,将重点勾画一下,也可以在书的旁边,批注自己的感悟,理解等,画个表情也是可以的。勾画的重点,不要整句,整段,关键词,关键短语即可。
Self-recitation(自我复述)
读完这一章或一个小节后,试着回忆它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比如幕布,xmind等,并且用自己的话将所理解的观点,经验,定义复述出来,自言自语或对着自己的玩偶,然后查对书籍以保证复述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自我复述能够主动组织信息、找到自己认知的空白、纠正错误、增强理解和记忆。
Test (测试)
对全章或全书进行一次复盘,写下自己的收获,检查自己对所读内容的掌握情况,如果不能回忆,立马看目录找到自己不熟,不记得的地方,可以看看自己全章的笔记、思维导图,自己的批注,对自己提问并且回答,思考不同的事物是如何联系?写作逻辑是怎么样的?作者要表达什么的观点?
这能够让我们不被书牵着走,我为书的主人,调动主观能动性。
然后,我们能够记住书中的内容,比如我这样读完了《如何写作》,那么下一次我在写作之前我可以想一想,书中的东西我拿来用,去实践,然后进行调整,复盘和总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