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阅读吗?

作者: 墨行说 | 来源:发表于2016-08-28 11:18 被阅读252次

    by 墨行

    ——《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题记:悟其理,即为拆,拆即思,思伴疑,思疑成系统,系统辅三观,三观定一生。


    【作者介绍】

    秋叶,本名张志,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学工处校团委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

    微博、微信打造"秋叶PPT"品牌,深受职场白领喜爱。网易云课堂明星课程《和秋叶一起学PPT》发布者,仅2014年销售收入便突破百万。

    开通微信公众号"幻方秋夜青语",定位"微树洞",专门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影响很大。

    代表作有《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和秋叶一起学PPT》《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等。


    【内容简介】

    本书要解决的问题: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大部分人能分配给读书的时间就更有限。对很多人来说,读书又是学习、提升最容易的方法之一。

    可是,你会读书吗?

    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

    如何选到适合自己的书?

    如何从书中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

    如何从书中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用起来?

    如何通过读书,建立自己思考问题的框架?

    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如何高效分享书中的知识与技能?

    以上,是书中给出的索引式介绍,而究其书写架构,也就三点,一是怎么读,二是读书笔记,三是时间管理。

    通篇的大部分都是被第二部分所占据,个人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篇章,因为这只是你个人的读书笔记,可以列举,但没必要穷尽,读者需要的是思考。

    最为核心的,其实也就是作为“序篇”的四十多页而已。


    【感悟】

    关于十种读书方法

    笔者按:

    通读法——形成思考框架

    反复通读几本关于你感兴趣的领域的入门经典书,真正读懂读透之后就会形成一套框架,以后遇到新的关于这个领域的内容,有用的,就对应吸收到这个框架里来,而不会成为一个知识碎片。

    简单理解就是什么都读,有思考和质疑。(和当年对阅读的理解不谋而合)

    树读法——主题阅读

    对自己加以研究的某个方向一定要学会主题阅读。就主题方向,列出问题提纲或目录,然后按照这个目录,把书中读到的有用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到对应的条目下,逐步完善内容。

    就好比养一颗小树,主干枝丫都有了,然后我们就从不同资料里获取养分其浇灌它,让小树长大,长出更多枝丫,如果发现有些枝丫影响整棵树的生长,那就毫不留情的剪掉它。

    简单理解就是合并同类项。

    图读法——啃硬书

    口碑好、内容多、思想含金量高的书,作者在其专业领域名声在外,但要读懂原著或译著,相当困难。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作者的思维框架画出来,分析其写作思路,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思维成长;二是制作读书笔记PPT,一般对一本书的观点进行精心提炼和内化重组,做成读书笔记PPT以后,就很难遗忘其中的内容,这是消化一本书核心思想和精华立竿见影的方法。

    简单理解就是作者式的思维导图。

    框读法——经管类

    对于经管类的书籍,一般其理论都比较难懂,常规的读法很难读懂,建议先找到一个框架,然后顺着这个框架的每一个小结构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这是带着问题去读书。

    图读法是从书中发掘并提炼出作者的写作思路,站在作者的角度,通过作者的写作框架思考问题;

    而框读法则是带着问题去思考,用自我的一个架构来重新理解这本书的写作思路。

    简单理解就是自我式的思维导图。

    炼读法——畅销书

    用几句话提炼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加以解释。一般是三句话。所谓炼读,就是把一本书读薄的过程,但是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还得看出作者的思维逻辑才算成功。

    简单理解就是总结性摘录。

    逆读法——传道书

    简单理解就是要有所质疑。

    抄读法——大牛书

    简单理解就是摘录。

    仿读法——工具书

    简单理解就是操作。

    诵读法——文艺书

    简单理解就是朗诵。

    闲读法——快餐书

    简单理解就是随便翻翻。

    说了那么多,其实很多都是可以合并和舍弃的,归类下无非是

    ——思维导图来罗列架构(作者式的全列和自我式的部分列),摘录(直接摘录和总结性摘录),随意翻,实战练,再加上主题阅读和广阅读来完善思考框架,思考的同时伴随着质疑。

    既然说到我读书的方法,我再说下个人理解的读书笔记的方法

    ——思维导图,摘录,Q&A,感想式。

    当然,上述两者所涉及的所有,都可以混合使用。(比如说本篇就采用“Q&A+感悟”模式)


    关于读书的目的和方法

    笔者按:

    这个也是本书封面的关键字:快速获取信息+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思考架构。

    ——“快速获取信息”:

    其实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回答“信息来源渠道”,“如何筛选和注意力自控”这两个问题,否则,你快不了!

    路都没造好,你就想跑得快?首先要“有路”;其次是“专注跑”,而非“赏花赏月赏秋香”;最后才能“跑得快”。

    也就是说,只有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并且去分析怎么获取的方法,在获取的过程中,始终铭记内心,不为外力干扰,再加上量的积累,才能达到“快速获取信息”这个状态。

    ——“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带到这本书里理解,这句话就是“如何读书”带来的十大方法问题。

    抛开方法论,最核心的思维就是——思考和质疑。

    而作者要表达的这个分析问题的方法,也大抵如此吧。

    ——“建立自己的思考架构 ”: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读书,不是让你知道有什么,而是让你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

    就好比我们的教育,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教你一种思维方法。只要有这种思考方式,读万卷书才是真实有效的,而不是在别人面前显摆的数字而已。

    说到有效的读万卷书,那就要拆书,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总结,要知行合一。

    “只要你有心,世界皆可拆”,就是对“拆书”的升华——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可拆——就是都可以通过你的思考和质疑来看清一切。

    说到底,又回答我个人一直强调的一个字——悟。

    悟其理,即为拆,拆即思,思伴疑,思疑成系统,系统辅三观,三观定一生。

    把自己变成搅拌器,而不是容器而已。容器是有新东西进来,就得扔掉些许,否则装不下;搅拌器,是可以打碎重新组织,变成需要的营养。

    读实用的书,第一层境界是要看懂别人的道理,第二层境界是自己能照着讲出来,第三层境界是自己有意识去应用,第四层境界是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笔者按:

    归根到底,还是思考和质疑。

    真正值得交往的人并不多,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人脉——他们必须是有能量的人。

    重点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认识那些人。而要和有能量的人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根本方法是建立你自己的价值。

    只有你对他产生价值,他才乐意和你分享他的能量——对等原则是人际关系中的黄金法则。

    笔者按:

    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自身的潜在价值,二是关系的维系深度。

    太多人的强调要拓展人脉之类的话语,而在广而多的表象之下,往往是维系局限浅层的现状和自我价值不够的实质。

    所以,在当年深刻领悟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送了自己两个字——沉淀。

    既为厚度,也为静心。

    当你足够静,方能心静如水;

    当你足够厚,方能筑巢引凤;

    所谓的深度,自然水到渠成。


    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时间支配自由度就越高,你就越能在自由组合时间碎片完成不同的工作。

    与其养成依赖大块时间才能做大工作的习惯,还不如提前训练真正需要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能力。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可以大大节约大块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笔者按:

    个人认为的本书的三大主要内容之一的时间管理——严格来讲是个人管理的时间范畴吧,因为时间不能被管理,我们管理的只是我们自己——唯一对自己有触动的话——提前做好碎片化时间预案用途的思考。

    如果说之前一直在操作的时间轴的方法安排是在杯子里装石子和沙子,那么碎片化时间预案用途就是继续洒水。

    一有碎片化时间,就做有意义的事。“如果你有X分钟,你可以做什么?”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黑天鹅效应,它揭示的是一个不确定性和随机的世界,而现在的社会人们最在乎的就是“安全感”,我们努力寻求一个确定性的未来,却不知道你所有的努力可能被一次不确定事件击败。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既然不定,为何还要努力?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虽然未来不可预知,但我们总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使得自己在不可预知的事件降临时,更好、更快的适应它”。

    笔者按:

    就好比佛家的问题“既然有来生,何必还要努力?”“是为了轮回吗?不!是让我们此生生活得精彩!”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类似如上的问答一般,个人认为是不需回答的道理。我们当然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让自己更优秀,这跟什么黑天鹅效应,有什么关系?

    这不是为了A,而去B;是去B,顺便搞掉A的逻辑顺序才对。

    另外,对于这个概念的另一层理解,具体见《如何让时间成为复利的工具——<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读书笔记。

    另:怎样才算读过?

    虽然书中给出的每年看100本书的定义,不敢苟同,但引发了我这个思考——有所思,有所悟。

    思考和质疑,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架构,才算真正的读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会阅读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vt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