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感觉自己似乎已有一段时间没有复盘了,凑巧又翻到了自己之前发过的一篇文章《近2个月的复盘——“知”与“行”的距离》,看到之前自己发过的文字:自己是自己的老师和学生。如果不能把自己教明白,改善生活的机会也不会很多;如果不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以后犯的错误也不会减少。哈哈,感觉真是有些打脸呢。现在回想下,虽然知道要复盘,但似乎连“到底什么才是复盘”这个问题都还没有深入地整明白,于是借此发文机会来“深究”一下,并整理出来。
什么是复盘
- 复盘:将做过的事,重新推演,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失败的教训。
复盘本来是一个围棋术语,对弈之后,棋手们通常会把对局重演一遍,去发现自己的错误,理解对方的思路,研究最妥善的走法。后来,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将这种思想引入到了企业管理领域,其实也就是对pPDCA戴明环的一种对标。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长进,其实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断掉进同一个坑。
复盘的流程
回顾目标
- 回忆一下做这件事之前,目的或期望是什么?
- 应用“SMART法则”来扫描目标,确定目标设定的是否靠谱和精确(【Specific(具体的), Measurable(可衡量的), Attainable(可实现的), Relevant(相关的), Time-based(有时限的)】)
- 确认有没有发生目标损耗(由于不愿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
- 对于团队目标,要确认团队对于目标是否有共同的认知
评估结果
- 假设满分是100分,给自己的目标可以打多少分?
- 差了多少分?差在哪些地方?
- 如果能够再提高10分,那么希望提高在哪些方面?
分析原因
情景再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回顾事情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
- 可控方面: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是不是已经全力以赴?
- 需要合作的:自己的部分是否已经做好?是否为别人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时间和支持?
- 不可控的:是否有充分沟通,及时跟进进度?是否有风险控制?
总结经验
- 哪些事情应该坚持做,哪些应该马上停止?
- 哪些人、行为的价值值得重新评估?
- 哪些事可以做得更好,具体该如何做?
- 对整个事情背后的规律有什么新的认识?
- 有没有哪些“经验”其实只是一种假设?
我们的很多行为其实都基于我们对于事情的假设,比如我们会假设“努力”可以“成功”,所以拼命努力;假设读书可以“睿智”,所以尽力囤积书单;假设“小习惯”不会有很大效应,所以不予关注。一次一次地复盘,其实就是一次一次自我升级假设的过程——因为自我假设变了,行为才会发生改变。
写在最后
爱因斯坦对于“疯狂”的定义是:“用同样的方式做事情,却期待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不复盘的人持续用同一种方式、同一套动作来做事,明明效果并不好,但却希望下一次的结果会截然不同——这是不是就算一种“疯”呢?
参考:
* 《事后复盘,持续精进的重要法门 22-4》(「得到」·专栏——古典·超级个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