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妈妈的身体状况堪忧,本来想在老家给她看看合适的电梯房,买来养老。
老家泷江两岸
国庆回老家,看了两个新楼盘,价格都在6000-7000之间,都要2-3年才能入住。家里城区环境越来越好了,河滨公园建设我们都很喜欢。
江滨公园的广场另一个选择是姐姐家的小区的二手房,但这个小区是当地最好的学位房,一二手倒挂,单价去到7500-8000了,如果要买,超出我的预算。我本来想着妈妈的老房子卖掉预估由40来万,添个30来万换个70~80万的电梯房就可以了。
这半年看了这么多房产投资的文章,都劝告不要在三四线以下的地方买房子。
哥姐的家庭正在二胎养育阶段,顾着小家庭的支出。
没有钱可以搭把手,我一个人独立难支,准备退缩了。
妈妈也说,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看医生,让自己身体好起来。
于是趁着假期把她带到了广州看病。
然后过起了母女两人挤在一房一厅小公寓的日子。
一开始是挺好的,在妈妈一生自律作息的监督下,我早睡早起,三餐定时,
但也同时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除了我的个人休息,几乎围绕着带她去看病、周末带她去透透气活动活动。不再那么自由了。
这也是我两年多来难得和另一个家人朝夕相处和谐同住的时光。
才想起我们足足有两年分开过了,我完全独立生活了2年,这2年多来都是头马和生活的艺术的生活占据了我的业余时间。
两个人的拥挤和困窘,自然我蠢蠢欲动也少不了去看一手房和临近租房的日子。
国庆前就想换房的冲动,我认筹了5万黄埔区一个新楼盘。
国庆后才想起来我没购房资格。要想再买一套,得把名下的都卖掉才行。可是又心有不甘。
一套在黄埔萝岗科学城核心区,比新楼盘的发展前景更好。
每次带朋友或者妈妈过去,都认为小区实在太好了,出售很可惜,卖了就买不回来了。
可是我家的楼层和朝向都是最不好的。实在也难以说这属于优质资产……
小区楼距和绿化吊打市区的房子
一套在天河边界,自住,半小时车程上下班,近期发展势头非常猛,也舍不得正南向大绿果园和临江美景……
Anita劝我考虑卖掉手头的公寓房,保留萝岗那套,核心观念是保留核心地段优质资产,舍去非优质资产。但手头的公寓房也是住房啊,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商务公寓……
纠结来纠结去,收回来的萝岗房子丢空了一个多月,放租租不出去,出售又舍不得。
当初买房包括后面装修和添置家具的时候,都是一时冲动,没有考虑深远。
七年后就开始面对房子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和各种腾挪买卖的纠结。
那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在三五年七八年十年后,身体和经历,各方面已经不能还像年轻时耐折腾了。
重点是现在也不如那时父亲刚刚去世,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决心那么大。
通过写作,我慢慢理清自己的需求和走向:
1、广州的住房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主。
我的需求不仅仅是吃饭睡觉看电视,还包括社交、学习、瑜伽、休憩。
所以换交通出行方便的2房甚至3房需要提到日程上来。
短期通过租房来满足,长期还得通过换房来满足。可以延缓1-2年工作地方确定后再作换房。
那现在可以做的是,对现住处进行改造升级,该整理整理,该修缮修缮,该购置购置,该美化美化,提高生活质量,和空间利用。
2、资产有流动才可能保值增值。萝岗的房子需要花些心思去打造租房或售房的包装形象。
将心比心,自己都不接受的地方别人也不会接受。假设收归自己住或者做培训场地那样去布置。
户型图3、老家妈妈的照顾,以定期探望+生活贴心辅助+定期医院检查为主。
除了精神的关心,还要细致到她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细节,帮她收纳整理。
真到了不能走路的时候,准备四爪拐杖、轮椅出行,同时物色靠谱的人做日常看护。
她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看病,也需要物色培训靠谱的护工处理。
4、多向旁人商量求助,获得信息和支持。不要活成一个无助的孤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