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播剧《小欢喜》中,英子在不被父母理解的时候,总喜欢找刘静聊天说说话。刘静每次都会很耐心地倾听,之后会站在英子的角度为她分析问题,同时给予她一些建议。
在英子心中,刘静既是好友又是人生导师,会在自己迷茫的时候指引方向。而现实中的大多数青年人却未必能如此幸运,能遇到一个像朋友一般的人生导师,为自己指点迷津指引方向。
于是那些青年时期的烦恼和困惑就一直堆积,慢慢变成了成年人心里的谜团。本以为我会一直这么困惑下去,偏偏如此幸运遇到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写的,写给当时的青年们。在这十二封信中,朱光潜先生解答了很多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的困惑,有关读书,有关写作,有关恋爱,有关如何摆脱抑郁,有关如何看待世界等等。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虽然是写给当时的青年人,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说到的问题,对当代的人也很有启发价值。其中书中的这几个点令我印象颇深。
关于读书
中国有句话叫“开卷有益”。读书时代,我们总是被鼓励多读书。而很多人都误把读书当成读课本,认为读好课本就足够了。至于那些课外书很多人都是提不起兴趣去读的。这也导致了一个问腿:从小不爱阅读。
不爱阅读又会什么弊端呢?首先就是知识面狭窄,眼界不够开阔。课本是分门别类的专业知识,它们可以让我们提升专业的能力,却不足以给我们以精神的慰藉。书本记载的大千世界的种种变化,课本里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广泛地阅读其他书籍,我们也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多了几分,也就不至于落后于时代潮流。
其次是没有养成一个可以打发时间的好习惯,那么无聊时染上其他恶习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爱阅读的人,会在无聊的时间潜心看书,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在书中的世界,那些在现实的郁闷和无奈也就能得到舒缓,也不会因为无聊想发泄而染上赌博等恶习了。
最后是阅读的习惯越长大越难养成。青少年时我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同时又不用为生活奔波,养成阅读的习惯便更加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大脑慢慢开始钝化,又被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琐事忙得焦头烂额,想要开始好好看书也是有心无力了,养成阅读习惯难度就更大了。
关于读书,很多青少年会有疑惑到底该读什么书才好?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一种观点我很赞同,即“读书不跟时髦”。也就是说要读一些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能给人带来更多有深度的启迪。因为书是读不尽的,所以我们得学会选择读一些值得一读的书。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传播学中有“第一手信息”的说法,“第一手信息”往往是最权威和最有价值力的。我们读书也是如此,最好读“第一手”的书,而不是被别人解读了一遍又一遍的书籍。至于具体读什么则因人而异,因为真正自己喜欢的好书,都是自己找出来的。
选好书之后,有人还是有疑惑到底该怎么看书才好?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介绍了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法。第一遍快看,不求甚解看个大概框架就够了,这样你在心里就有了一张关于这本书的“地图”,不至于迷路。第二遍才是慢读,用批判的态度去看书,这样你就会产生更多思考,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看完书之后还得做个笔记,记录书中的精华以及你自己的感悟,如此才算是一次完整的读书过程。
关于抑郁
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诚然,少年时候我们愁苦不深,说愁更多时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郁。
关于抑郁这个问题,朱光潜先生在书中的一段话给我启发极大: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古人作诗总爱说闲愁二字,闲的时候多了人就相当于处于静止的状态,想得多动得少自然就生出了各种愁。就像拖延症的人一般,选择拖延不想动,光思考不行动便产生了各种焦虑。而行动起来之后,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愁”便少了。
晋代有个叫做陶士行的人,年纪大了便辞官隐居。隐居之后,他每日都要做一件事:搬砖。一大清早把一百块砖搬到屋外,傍晚时再搬回来。搬来搬去之际,老人家身体活动得多了,也就不存在“退休”抑郁的心理问题了。
青年人的抑郁也是如此,歌德年轻的时候因为失恋抑郁差点自杀,但是他想要用写作记录下来,便埋头两星期创作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经过了写作这一“动”之后,歌德因为失恋产生的抑郁也就泄了,自杀的念头也就打消了。
网上有一句话“难过的时候就去跑步,让泪水变成汗水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跑步的过程其实就是动的过程,是一种发泄的过程,发泄出来了难过抑郁也就消了。
所以朱光潜先生给了广大青年一个建议:动起来。无论是打球栽花还是搬砖弄瓦,或者多跑跑跳跳也是好的,因为在动的过程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抑郁也就散了。
关于摆脱
《孟子》中有一名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句话也道出了选择的真谛:选择必然是有所舍才有所得。但是很多人都没能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明白道理却做不到。
朱光潜先生在谈摆脱这封信中就道出了人的悲剧来源。他认为人的悲剧来自于很多冲突没法解决,而面对这些冲突我们又摆脱不开。
他说:“悲剧之所以发生就在既不肯舍鱼,又不肯舍熊掌,只在那儿垂涎打算盘。”反观现实确实如此,沉迷找出两全的办法的人,往往最后在踌躇中什么都错过了。
无法做出选择也无法为选择的负责,这样的行为究其本质就是“摆脱不开”,无法摆脱另一种选择背后的诱惑,也无法摆脱当下已选的事实。换句话说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觉碗里不够香,总觉得锅里的会更好。
这样的“摆脱不开”其实不只是在青年时期有,它贯串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整个人生。大到选择一个爱人、一份职业,小到选择一杯饮料,一道菜肴。“摆脱不开”的人,总会迷失在这些选择中,内心苦苦煎熬。想要选一种,又怕辜负了另一种。
至于如何才能从这样的人生悲剧中解脱出来呢?朱光潜先生给出了建议。要“摆脱得开”,换句话说就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认定了一条路就专心走下去,即使旁边的路上野花再香也不为所动,专注于自己选择的,那么就不会生出那些无谓的烦恼了。
说到摆脱得开的人,释迦牟尼绝对是其中代表。释迦牟尼作为拥有皇位继承权的太子,却能舍弃财富名利地位等凡尘俗物,来到深山潜心修行,只为想要得出解脱人类苦痛的方法。他舍弃了凡尘的情缘名利,最后得到了无边功德的佛法。
历史上同样做到摆脱得开的人也不少,比如卓文君为了爱司马相如,舍去了原本的富庶生活,甘愿陪司马相如当垆卖酒,她是为了爱情摆脱得开的女人。比如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于是舍去了官位归隐山林,他是为了内心安宁摆脱得开的男人。
朱光潜先生在书中写道:“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真正懂得舍得二字的人,也就能做到摆脱得开了。很多人恰恰是不肯舍又想着得,所以才陷入了摆脱不开的人生悲剧中。
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虽题为写给当时的青年人,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它并没有年龄的限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可以说适合当代的很多人,因为它能够引发人很多深层的思考,就像在人生的黑夜里,为我们点亮一盏照亮前路的灯。灯光不强,却足以驱散心底的黑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