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朝有这么个人,他出生豪门贵族,为太原王氏家族的长子,并且留下了诸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著名诗篇。其实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维是一个“过来人”,历经过跌宕起伏的人生。但是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或许是王维在某一时刻的转折,也可能是过渡:
终南别业-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大致的意思是:我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几个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回家。这些意思肯定是表象,通过他的内心深处,这首诗到底透露了什么?我觉得有必要去认知一下王维的早、壮年经历,以此论诗。
王维出生豪门贵族,本来前途无量,未来一片光明。他不仅得到琴棋书画的感染,也得到父母的照料和教导。但是很不幸,自己的父亲在自己九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了母亲崔氏和几个弟妹。他在家族和家庭中失去了立足,但崔氏在搬家之后并刻苦教习王维,王维由此经历也越发成熟。在15岁就离开了家乡去往京城,一边读书一边求官。孤寂的他心中已有儒家济世的理想,在20岁他高中进士,受到了多人的赞赏,直接做到了太岳丞,也就是掌管音乐的官位。但是还不到三个月,他就因为给岐王表演只有皇帝才能看的黄狮舞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其实就是个仓库管理员。做了三四年后离职参军任,出使边塞。此时的他有了隐居之心,于是便去了淇上,顺便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并且认识了孟浩然,互相赠诗。但31岁在京城时妻子崔小妹难产去世,然后紧接着曾经举荐过宰相张悦去世,张九龄又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如此下来,王维遭遇知音、机会丢失的落魄,感到世间一切都没有了意义,于是开始游河南、巴蜀、两湖地区。期间到过弟弟做官的县城,并上了嵩山,写诗的同时领略了嵩山佛道风度。后来张九龄重新做回宰相,并举荐王维,他做到了右拾遗、监察御史,后来做到河西节度使。但却因为宰相换李林甫罢免张九龄而离职回乡。因为然后回乡途中,回乡这件事情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一回就听闻好友孟浩然的去世消息。他悲痛万分,不知怎么的就到了秦岭终南山。在这里,他写下了这首诗。
遭遇如此,他的心境会是如何?他是否对生活还抱有希望?其实从诗中我们不难看出王维的终南山生活还是很惬意、悠然的。与他人谈笑,忘记回家,并且陶醉于自然风光。但最重要的是第一句,他中间以后有好道之心!我们都知道王维被称为诗佛,过去经历很多时间都是在知佛法,并在寺庙中领略精神。经历如此,还能保持如此心态一定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胸怀广阔。可能在历经事情后,他明白了事物是一直在变化着的,一切似乎不可控,但只要自己“守贞”,面对外界表现超脱豁然的精神,才是真正生活下去的动力。他可能已经厌烦或看淡了艰险、烦扰的仕途而随从自己的内心,归于自然。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此时的王维并没有辞官!而仍然做着员外郎官职。这是为什么?他仍然没有放弃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么?并且,如此的生活真是如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般的归心吗?
此后,伴随着玄宗无能、安史之乱的他还会遇见更加跌宕起伏的生活。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