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面几篇文章中,对支付收银台的重要属性都分析完了,接下来就要分析收银台的功能了。
收银台具有的功能其实很少,就三个添加银行卡,选择支付方式,支付。此次我们只选择一个复杂的添加银行卡功能分析。
添加银行卡
首先,我们先梳理下添加银行卡需要的几个流程。
1、选择卡(或者选择储蓄/快捷卡+选择具体银行)
2、选择快捷还是网银支付方式
我们来看看几大平台具体的流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a66456a50d3a6d8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7e446d2738020db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515cf6d08acd435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8a62a596ac738c23.png)
总结下上面流程图
支付宝:
1、选择卡(或者选择储蓄/快捷卡+选择具体银行);
2、选择快捷还是网银支付方式;
易付宝:
1、选择快捷还是网银支付方式;
2、选择卡(或者选择储蓄/快捷卡+选择具体银行)
网易:
1、选择快捷还是网银支付方式;
2、选择卡(或者选择储蓄/快捷卡+选择具体银行)
京东:
1、选择快捷还是网银支付方式;
2、选择卡(选择具体银行)
根据上面的总结,可以明显看出支付宝的填卡流程和其他几大平台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1、支付宝是把"选择卡"放到第一步,其他的则是放到第二步。
2、网银支付情况下,支付宝也允许输入卡号,但其他平台不支持此功能。
让我们来探讨下支付宝设计背后可能的原因以及不足。
针对区别1
支付宝这样设计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限额信息对于用户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这样设计就可以保证有一个较大的展示限额详细信息的空间,且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如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46eb17d4bca45b3f.png)
如果把选择卡放最后一步,将和其他平台一样面临无空间展示限额的尴尬情况,只能把限额展示挪到签约并支付页面。很多时候让用户越早发现错误越好,这样不仅能减少用户的操作,同时能减少系统的压力。像其他平台的设计,不仅限额信息挪到了后一步。同时由于展示空间很小,用户很难注意到,结果就是用户辛苦输入验证要素,支付,但返回限额不足,导致浪费用户和系统的很多资源和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20a83497dd408b7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ff6e67137c4d9aa6.png)
缺点在哪?
支付宝把"选择快捷还是网银支付方式"置于"选则卡"后面,会导致少了一个筛选银行的环节,会增加用户面临的信息量。银行分为两类,一类是支持快捷的银行,一类是支持网银的银行,支付宝用户需要从这两类银行中找到自己的银行,而其他平台只需要从某一类中选择。因此,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用户选择银行的难度。
针对区别2(网银支付情况下,支付宝也允许输入卡号,但其他平台不支持此功能。)
我们也来探讨下其中的奥妙。首先我们会思考的是,为什么各大平台在快捷支付情况下都增加了输入卡号这个功能。如果没有这个功能,我们就必须“选择储蓄卡/信用卡”,然后选择银行,最后在签约并支付页面时还是需要输入卡号。这样说来,“选择储蓄卡/信用卡”和“选择银行”是完全多余的了。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8cae98244a46c17e.png)
这么说来,添加输入卡号功能,能缩短用户的支付路径,提高效率。但为什么其他平台对于网银的签约支付,不提供输入卡号功能呢?
我们基于快捷添加输入卡号功能所带来的收益来评价网银是否需要同样添加,即是否能缩短支付路径,提高效率?
看看支付宝的网银支付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2e4c172bfcdd322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d78dce2d9f8758c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5942b7878a396b1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de36fe5d17d2e48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e4665ff1fdc4fc87.png)
需要经历五个步骤才能到达网银付款页面,而且每个步骤支付宝都需要加载很多信息,和后台交互也很多,导致加载及其慢。
而看看其他的平台的网银支付,明显简单多了
易付宝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f5b01a10d3027ae2.png)
易付宝只需要1步
网易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52bcf0a36cc49ea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b606bb599bb9029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8381fefbdaa0d4c1.png)
网易也只需要3步
且网易和易付宝加载明显比支付宝快。或许很多人会问流程图里明明步骤几大平台都一样,那为什么实际情况支付宝步骤会更多呢。主要是设计的关系导致的,比如支付宝并没有采用tab页的设计,但是其他几大平台都有,这样就避免了打开新的页面,减少了加载。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支付宝加载的信息或者和后台交互过多,导致每个页面加载过慢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e68936026b9afa2c.png)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支付宝选择银行页面是有和后台交互验证权限的。
所以这么说,鉴于成本的考虑,支付宝网银支付添加输入卡号的功能比其他平台更迫切,这也可以推测为支付宝如此设计的原因吧。
另一个我们需要单独分析的是银行列表信息架构的设计
如果银行列表信息架构设计的合理,那用户在寻找自己银行卡时就会更快捷,也意味着添卡的效率会更高。
各大平台支持的银行从几十到百不等,那这么多银行该如何设计才能方便用户寻找呢?除了展示已支付过的渠道供用户快速选择这种方式,另一种方式就是对银行分类了。
银行卡可以分为两类,快捷/网银,储蓄卡/信用卡。通过提供用户对应卡类的选择,就能过滤掉一部分卡,但是完成这两步后,还是有很多银行选择,这就涉及到银行列表的设计了。
银行列表的设计通常包括3种方式,对于接入银行比较少的平台,通常采用直接展示所有银行的方法。对于接入银行很多的情况,比如支付宝和易付宝,则需要对银行分类,分类标准分为支付宝的按开户行省份分类,以及易付宝采用的按拼音首字母分类,部分还会另提供热门银行列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474396a6c374ef9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f7a6f60ef4ca36fe.png)
分类的方法决定了用户找到自己想要的银行的速度,所以,我们需要比较下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尽管一个是按照字母,一个是按照省份,对于用户分类来说都没有难度,毕竟大多数人都应该知道自己银行卡开户行的首字母或者是在哪个省开户的。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分类后,每个类别是否均匀,数目是否多。经过两家平台的体验,能明显感觉到,支付宝的每个类别所包含的银行明显少于易付宝,因此支付宝选择银行的速度明显会快于易付宝,这肯定是很多持有小银行卡的用户在使用易付宝时的痛苦,找不到!数据显示也是,支付宝接入的银行小于易付宝,但是分类却比支付宝少的多(易付宝只有4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0f106ba11ddd4d3e.png)
从图中可以看到,尽管我已经把滚动条拉到了中间,可还是没到尽头,后面还有很多银行,所以要在这么多银行选择一家小银行,是多么的艰难。
但是看看同样是采用拼音来分类的京东的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90a0a8517e054aec.png)
它的分类就比易付宝的分类更多,这样也就导致每个类别分配的银行更少,实际情况也是,每个类京东的银行列表都不会出现滚动条。
在来看看网易的信息架构的设计,是通过搜索框和所有银行列表展现给用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be2aea288fc51728.png)
从各大平台银行信息展示的信息架构设计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方法,具体列一下各平台的实际情况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b55fd1fe823d7f3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151b001a4018a97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405/6a8c4a1927a2a1d8.png)
该系列的收银台分析已经结束了。通过几个星期对易付宝和竞品的分析,我从对收银台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有所了解,收获还是很多的。其中的思考方法的实践对我帮助也是挺大的,每次使用收银台也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不过,由于内容很多,所以文字和内容的组织有些凌乱,也是不足之处吧,但我的思维方式和对细节的探究都已经尽量表达出来了,如有错误请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