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任教的某班,初一新生刚刚入校时,个个孩子争相要给老师好印象,上课时他们聚精会神,积极回答问题;劳动时,不怕脏、不怕累;个个学生生龙活虎,很受老师们喜爱。没过多久,学校环境熟悉了,每位老师的脾性基本了解了,没有了新奇感,日子变得平凡,也许是学生们装腔作势累了,也许是学生们年龄还小,意志力弱,也许是学生们的原形毕露,……一些坏习惯、懒惰的性情开始突出表现出来。
课上,人在教室,心在外。老师讲台上激情昂扬,学生的思维却不知去了哪里,出神、发呆;尤其是如果要求书写,他手中的笔重的拿不起来,就是不肯动手写字;也许是现今的孩子没有苦处,老师找他谈话时,直接表达,我就是懒点,不爱学习,不爱运动……,问他喜欢什么,他直言不讳,我喜欢吃好吃的,看电视,玩手机……;你再问:将来你怎么养活自己,他回答:没想过……
哇,这些孩子不会玩、不会运动、不会这、不会那,只希望手机在手……有时候身为老师真的很无奈。
孩子的智力没有太大差距,初中知识也不难,孩子考不到好成绩,不是因为笨,主要是因为“懒”。没有真正的笨孩子,只有被“懒惰”拖垮的孩子。
一种表现是行为上的懒惰:孩子对学习不上心,上课爱开小差,作业能拖就拖,总是被父母、老师逼着才会去学,离开父母、老师的视线,他就什么事也不做。
另一种是思维上的懒惰:孩子看似很努力地学习,但他不动脑筋思考,不总结方法,哪怕花了100分的功夫,也只有较少的成绩。机械地写字、机械地抄答案……
行为上的懒惰容易发现,思维上的懒惰却藏得很深。一天天懒下去,孩子就真的会一点点变笨。简单的微习惯,就像每天努力多喝水一样,很容易养成并深层次地固化在大脑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