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读毛姆小说,缘自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里的评价,“毛姆不一样,他隐藏在故事的深处,满足于一个不动声色的叙述者的角色,决不让自己的声调、语气去抢故事本身的风头。我想他可能本来就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小说家,仅仅是乐于分享一些“逸事”而已,他写作的目的,不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位置,而是他对面那个喝茶的朋友的一声叹息。”
毛姆短篇小说2013年下半年,那些呆在家里的日子,我会一个人蜷缩在卧室的小沙发里,透过落地窗看外面的风景,银杏叶由绿转黄,再飘落满地。身旁就是触手可及的小书架,我读了毛姆所有的小说。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 。”刚开始读《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 ,不明白小说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字。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放弃优裕的生活,在塔希提岛用画笔描绘内心世界,突然领悟,如果始终盯着地上的六便士,充其量也就是伦敦多一个“金融民工”,而世上少了一位艺术家。去年在波士顿博物馆里看到了保罗·高更在塔希提岛画的那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你会追问自己这个永恒的问题吗,答案是什么?那就抬头看看月亮。有一天会去塔希提岛(大溪地Tahiti),这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寻找答案。
保罗·高更画作《刀锋》,买过两个版本,台湾诚品那版译作《剃刀边缘》。拉里的经历也反映的是毛姆的人生哲学吧?一战中的美国飞行员退役后,没有选择看似顺风顺水的生活,开始了在东方和欧洲的游历,不断地读书,即使做苦力也甘之如饴。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寻,像是对物质追求的嘲讽。毕竟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剃刀边缘》读过《面纱》的朋友,一定要看看那部电影,那幅女主坐着轿子在水田旁的小路前行,赶往“梅谭府”的画面,还会清晰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候想,如果毛姆不是经历过一战和二战,不是游历甚广,他笔下一定写不出这么多故事。一个没有到过东方的人,怎么能写出这么细致入微的小说。
没有比雨天躺在床上读毛姆更惬意的了,作为金融民工,一天琐事缠身,回家后这就是最好的享受。这两年喜欢“断舍离”,读过的书陆续送了朋友,等我有了新书架,首先要添置的应该会是毛姆。是谁说过,毛姆深刻洞悉人性,却不厌世。
2017.8.29 雨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