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历史因果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41801/b0b759d3fcd77dde.jpg)
袁昂,南北朝时南梁名臣。
袁昂生母去世时,袁昂送丧回乡,船行长江时风浪巨大,江上的船只都岌岌可危。袁昂此时便用衣服把自己绑在母亲的棺柩上,誓与母亲的棺柩一起沉没。
不久之后风浪平静,当时江上的其他船只都沉没了,只有袁昂的船安然无恙。
阮卓,南北朝时陈朝官员。
阮卓生性至孝,他的父亲随岳阳王出镇江州,途中病亡,当时阮卓仅15岁。他从京城奔赴江州,连日来一汤一水都没喝。
当时正值侯景叛乱,道路阻绝,阮卓冒着千辛万苦载着棺柩回京城,结果还是在路上遇到叛贼。阮卓形貌消瘦,大声痛哭,自诉衷情,结果叛贼们不但没有杀他,还将他护送出境。
走到彭蠡湖的时候,又遇见一阵狂风,乘船多次几乎沉没。阮卓仰天悲叫,不一会儿大风就停了,阮卓安然而回。
顺便说一句。
这是两个不同朝代的“大风沉船”的故事,简单却耐人寻味。孝感天地,至诚感应,这非常明显。
但是另一个问题是——同在江上,为什么有的船无情地覆灭,有的船却安然无恙?在今天的时代,当地震、海啸、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无情地袭来,为什么有的人悲伤离世,有的人万幸存活?
《老子·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没有偏爱,对待万物都如同草扎的狗一样,一视同仁。
那么我们哲学一点——如果天地是无私的,那什么导致了我们命运的不同?
如果天地是公平的,那什么导致了人生中那些看似“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呢?如果天地是公正的,那什么导致了有人遇灾、有人无灾、有人遇难、有人幸存呢?
概率?还是天地本不公,天地本有私?
民国时期一位大德在书信中写道:“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有一定,皆无一定。其一定者,儒者谓之命,谓之天所赋者。
夫天,乃大公无私,何以所赋者高下悬殊、万有不齐乎?岂天亦有厚薄轻重之偏私乎?……以是知命自我主,福自我求。
寿富康宁之权,操之在我。天不过因我之修持,而鉴临嘉许之,初非有厚薄轻重于其间也。”
末学不才,试译如下。
人生世间,寿命长短,穷困亨通,都有一定和不一定。所谓一定的这部分,儒家称之为命运,认为这是苍天所主宰赋予。
然而上天大公无私,为什么赋予的却有高下悬殊之分,万物不齐的区别?难道上天也有厚薄轻重的偏私吗?
由此可知,命运是自我主宰,福报是自我追求,长寿、富裕、健康、安宁等权利,操持把握的权力在我!上天,不过是凭借我的修持,来审察、检视和嘉许,一开始并没有厚薄轻重。
所以,每个人生老病死、命运机遇的不同,和概率无关!老天公不公平,关你什么事?即使有关,也都是因为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而产生的相应结果!
所以,沉船的故事你读懂了吗?
所以,你的命运该由谁来主宰?
(史料选自《南史·袁昂传》、《陈书·阮卓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