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在仅仅上映五天之后就宣布撤档,直到3月30日才重新上映。
这部电影是韩延“生命三部曲”的终章,既是他个人评分最高的电影,也是最曲折艰难,票房最令人失望的电影。
两次上映只拿到了2.75亿票房,这似乎与它豆瓣8.0的高分完全不相符。
也许,这与影片选择在只有合家欢这唯一主题的春节期间上映有关,毕竟癌症、尿毒症残酷的病痛折磨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威胁与春节的整体氛围格格不入。
甚至有些人会认为,大过年的去电影院看病痛折磨是一件很“晦气”的事情。
另一方面来说,有《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爱你!》这几部关于生命和死亡的电影在前,人们对韩延导演只会煽情和催泪的刻板印象已然形成,这就更加速了这部电影成为春节档“弃婴”的步伐。
其实,跟“生命三部曲”前两部相比,《我们一起摇太阳》已经足够克制和温煦了。
影片改编自纪实文学《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动情的永恒约定》,原文的结局正如电影所诠释的那般,一对原本各自怀着私心的青年男女携手对抗病魔,从萍水相逢到同仇敌忾再到相亲相爱,这样既真实又神奇,既动人又美好的故事为电影圈定了大团圆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难道不正是春节档所需要的吗?
也许,许多人只是看了影片开头对病魔对人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迫以及过于真实冷峻的透析场面,就自然而然认为这部电影一定又是苦大仇深、死去活来的重磅催泪弹。
可事实上,影片出了开头部分和凌敏劝吕途动手术的片段,其它部分还是相对轻松和愉快的。
两个年轻人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从病友到朋友再到夫妻,虽然也有想要放弃和崩溃的时候,但就像总会照常升起的太阳,在短暂的消沉之后,依旧热爱生活,依旧渴望延续生命。
影片主打的就是现实主义题材,用真实的故事去铺陈厚重真挚的情感,用真挚的情感来讲述向阳而生的故事。
当然,影片也有很明显的艺术加工痕迹,比如找到肾源以后,捐献肾源的家属突然变卦,空欢喜一场的设定未必就是完全虚假的,但放在影片里就是给人一种过于戏剧性和功能性的认知感觉。
凌敏劝说吕途做手术时所用的“投名状”则显然是有意简化纠结和拉扯的过程,毕竟吕途的脑肿瘤已经出现了复发迹象,如果不赶快动手术,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如果非要说这部电影不适合春节档,那不如就直接定档情人节,弱化“生命三部曲”最终章的宣传方向,转向大力宣传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爱情主题。
不得不说,如果把这部电影单纯定义为爱情片,那毫无争议,这就是近些年来最好的国产爱情电影。
也许,如果真的定在情人节上映,就可以极大地缓解爱情片缺乏新意、悬浮虚假、油腻生硬等创作上的问题。
有时候,选择的确比努力更重要,但这不意味着就不去努力了。
正如凌敏和吕途,精神饱满地喊着“奥利给”,每天的生活都充满激情,为自己而活,也为爱护和关心自己的人坚强地活下去。
他们知道,太阳偷懒打盹的时候就摇醒它,自己彷徨无助的时候就互相摇醒对方,唯有意志和爱可以如有神助,在正常的治疗之外,给人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最大动力与温暖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