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初级醒狮归来分享
既然是醒狮密训的分享,那我就先抛一个问题,问一下大家认为什么是醒狮密训?
其实我也不知道答案,更准确的说我也不知道标准或统一的答案,答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第九期参训学员也许会有123种答案。大方向一致,追溯到内心细枝末节,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我自己的感受有4个方面:
1、最远的距离
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我认为真的是最远的距离。这也是参加醒狮之前的一点感触,醒狮过后更加验证了这点感触。看似仅有一步之遥,实际失之一毫差之千里。生活中的案例太多了,太多我们明明理解并认可的事情,确是做不到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也知道怎样做对身体有益,哪些事情对身体有害,可是实际生活中呢?暂且不论做了哪些有助于健康的,明知对身体有害的我们有没有杜绝呢?我们有没有按照昼夜节律作息、有没有保持有效的运动、有没有健康合理的饮食,这是身体上的健康。有没有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能不能做到不动怒等这是心理上的健康。类似的案例生活中太多太多。这就是为什么说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我认为是最远的距离了。问题的根源在哪呢?一个字就是“懒”,二个字“懒惰”。我这么说也不太准确,加入了我自己的评论,应该是这种行为,被人们称之为懒惰。根源就是自己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我刚加入益百分的时候,想着是要以空杯的心态来加入、学习、进步的,但是起初的实际情况是我并没有真正的做到空杯,而是有自己的小主意、小想法,哪怕自己的小想法与前人成功的路径相违背。这就是我自己的舒适圈,用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操作,因为这是我自己惯有的习惯啊,不会感受甚至不想感受改变的痛苦啊。但是实际情况对目标的完成来说没有任何的进展。我的团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及时和我交流调整,我在用了几天后真的感觉到效果要更好、目标细化、目的明确。所以说,自认为的舒适圈、自认为的安逸,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安全,大大降低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多时候真的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将改变成为习惯的时候就不再觉得痛苦了。要不断缩短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有些时候真的做到JUST DO IT 的话反而会目标更加的聚焦,不去自己滋生枝节,更加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
2、相由心生
心向阳光,看什么都是光明的。这也是我醒狮前后感受很深的一个点。目前正处于冲总的第二个月,上本月随着时间的减少,内心真的会急躁、焦虑,再谈代理的过程中,就会把这种焦躁的情绪带出来的,自己是感觉不到的,不论对方说什么,都据理力争,证明自己是对的,感觉这样才会说服对方加入自己,结果确实把对方推向更远的地方,由一次次朋友间的交流变成了辩论赛。这样的做法完全无益于结果的,现在回想还是要感恩对方的忍让,这完全就是心态在作祟。换个角度来考虑,自己的任务和压力与对方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把这种压迫感带给对方呢,在对方看来体现的也许全部变成了功利、变成了行业的压力,反而让对方退缩,关闭内心,不愿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这个问题认为解决的办法就是放大自己的目标,要有更加长远的规划,超越冲总的心态或已经是总代的心态再回来看待冲总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个能让人焦虑并渲染对方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时也是映射出了不够自信,因为不自信的时候才会更加在意对方的表述,才更加想要去影响对方。
3、有一种爱是伤害、有一种伤害是爱
关于这方面的感触更多是来自于家庭的强关系,包括我们夫妻之间、以及和老人之间。所谓的爱是伤害,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标准不同、成长的背景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不同所造就的。尤其是夫妻之间,性格大多是互补的,就会存在更大的差异。我自己也是总是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爱对方,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反而造成了更多的家庭矛盾。这也是因为我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我自己身上,因为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没有把精力放在影响圈,而是放在了关注圈。有一种伤害是爱,也就是常说的相爱相杀,因为真的爱对方,才会想要指出问题,要求对方,方法不当或操之过急就会伤害对方,初衷确实围绕着发自内心的爱。
4、自信、坚定与渴望
就像我参加本次醒狮密训,当老师给机会上台分享,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机会已经擦肩而过了。是我不想上台分享吗?不是,是我犹豫了,为什么犹豫呢?是因为我不够自信。不知道讲什么、也担心讲不好。给分享人员送去掌声的同时,也在思索自己上台的话要分享什么内容。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工作中想要请假,发现大家都很忙,就没好意思提;比如感觉薪酬低,想要找领导申请加薪,多少次与领导迎面走过,却不知如何启齿。这一切都是不自信的表现,哪怕放弃机会,也不敢去争取,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退缩的习惯。坚定与自信也是相关的,比如自己发表了一个意见,听到周围有太多反对的声音或不同的意见的时候,自己内心就徘徊了,就对自己质疑了,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还没开始已经结束或者是中途放弃。只会恶性循环,因为不自信、不坚定而没有坚持,所以好多事情不会有结果,进而导致更加丧失信心,也就失去了尝试的勇气。记得看过一个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大概是说,在学校无论老师是否提问,有问题一定要举手提问或回答,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让老师给予指正的机会。这就看出,他们关注的点并不是答对,而是回答的过程。还有渴望,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只是有的人具象有的人朦胧。比如最接地气一个就是有钱,这个应该没有人会排斥的,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的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呢,为什么口中经常说到成功的人,而自己不是呢?醒狮过后,我明白了,是因为自己不够渴望、不够想要(这里说的想要是想要的迫切的程度)。其实这一切最好的学习对象就是小孩子,那种对事物不掺杂年的渴望,对标我自己,这种渴望的周围已经杂草丛生,被不自信、不坚定、犹豫、徘徊等杂草遮挡。应该给予自己试错的机会,因为对与错有时候也只是相对的,能确定的是不去做的话就永远停留在想象中,永远做一个生活旁观者。
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