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着列满一整页的书单却不知从哪本开始读而焦虑时,已经有人把你列的那些书读完了。
当你每天刷着关于考证的信息来填满内心的空虚时,已经有人把你一直渴望的证书都拿到了。
当你还在为做哪一份工作而发愁时,已经有人在某一个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这些你都羡慕不得,因为这是别人本就应该得到的东西。他们从来都是行动派,一旦正确想法来袭,行动便刻不容缓。
01
期末考试已告一段落,成绩陆续在教务系统公布,今天一早便打开系统查看我最关注的离散,92分不多不少刚刚好。之所以最关注是因为在考试的前一天,我还是对自己的复习效果只抱60分打算的人,是副班长的一句“哪里不会我可以教你”让我扭转局势,让被概率论折磨得体无完肤的我重获光明。考试前的那些天一直泡在图书馆,即使冷也都忍着,因为不想对不起这半年来所逝去的时间,也想给内心的自己一个交代。某天下午我在图书馆楼梯口碰到了副班,说来也真巧,上午刚讨论了几个数学题目的做法下午就遇到了,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旦有了联系,重现的频率便会增加。我见副班行色匆匆地抱着一个蓝色文件夹,看样子他把时间打得很紧,果不其然,询问了他后了解到,他是准备来图书馆把概率论题目弄懂之后再回宿舍学点其他的。三言两语交谈之后我们就此别过,第二天下午他来图书馆二楼向我请教关于专业课的一些问题,我给他讲述了我的想法,好在他听懂了(很怕别人听了我的讲解一头雾水)。待他的疑虑解决完毕后,我拿着离散课本问他复习得怎么样了,他胸有成竹地答道:“一切准备就绪,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当时特别感动,一直以来都是单枪匹马独自奋斗,这次有了战友,不免感到有些激动又欣慰。我把所有的疑点摆在了副班面前“供其选择”,他扫了一眼便拿起纸笔勾勒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逐一进行讲解,可以说听完副班的分析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这就是自己研究三四天不如大神助力一小时的道理。自那以后一直都想谢谢他,今早看完离散成绩之后便在QQ上给他送上祝贺,并调侃地说了一句“师父,请受徒儿一拜”,我们的成绩彼此彼此,谁比谁多了一分就被他说成巧过吾师,可是只有我们知道那些在图书馆奋战的日夜是有多么得难熬。谈完了成绩,我顺便问了他假期的打算,和在图书馆时的回答一样,准备今年三月的教资考试,因为有了这个目标,他从一开始就卯足了劲干,即使寒假也不懈怠。副班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民主又不失风范,他不是严格按规矩办事的人,但做每一件事都是十分认真绝不含糊。记得去年暑假他在班会上讲他的这一年来的所感,既落魄惆怅又幸运欢喜,那一年是他失恋的一年,是他任副班长的一年,也是他再次划定自己人生的一年。他是独生子又遇家庭变故,所有的这一切逼迫着他不断前进,直至曙光重现的那一刻。他是副班长,但同时也是和我们一样普通的学生,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饱经风霜后的淡定从容。没有谁的经历是平缓直道的,所有的一切都难逃量变的过程。
02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应该遇到过坐在前排的好学生,给我们的直接印象就是“这孩子,有前途”,接下来我要谈的这位就是上课始终占据前排座位、水杯不过视线区、每天必背书包的一个男孩(后文简称老B——之所以称之为老B是因为他有一种老成之感<特别适合教授政治>)。之前接触老B并不多,只是听说他是个比较叛逆的男孩(很难和现在的好学生联系起来,虽不知期间发生了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我们班现公认的学霸),喜欢一个人生活,捣鼓些小玩意,假期里兼职(和我们普通的兼职不同,他是去酒吧学酿酒……),现在已经有了电工职业资格证。或许在我们看来他好厉害、他真聪明,才大一就可以达到这个水平,真不错耶。后来由于在一起上课和班级事务的联系,彼此便不像之前那么生疏了。很多次见到他下课就背着厚重的书包缓缓走向图书馆,还记得刚入学没有发新书的那段时间,导员问我们有没有想看的书她可以帮我们借,当时老B开口要了两本我们只“听”过的著作《挪威的森林》和《资本论》,一直以来都以为他仅仅是为了那几天无事可做而看的,直到前几个月,班长在群里下发了借阅数目榜单,看到老B名列其中且获证书一个,那时候才发现其实他从许久之前就坚持阅读,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罢了。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在课堂上与老师对答如流的原因了。老B天生嗓门大,却因此遭来了不必要的杂声,有一次课上,坐在我旁边的女生听到老B给老师的回应后说了这么一句:“他怎么那么大声,听着真不舒服。”我想说的是:“同学回复老师是一种尊重,既然别人知道为什么不说出来,跟着老师节奏走既可以打开思路又可以活跃气氛,何乐而不为呢?虽然自己的能力暂时不太强,但可以通过不断修炼进行提升,何至于在此红着眼睛看别人历尽万苦许久才获得的成就。”
03
有些东西不是你得不到,往往是时机未到,是你还没有拥有它的身份和资格。如果说让一个人在一天内去承受别人一年内所历经的磨难和一年内承受分期的小难中做个选择,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有些人说明星赚钱好容易,拍一集电视100万就来了,可往往我们忽略了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拍戏期间可能就有两三小时的睡眠,甚至于出门都要被狗仔盯上,生活基本上开放的,试问这样的生活你们是否有能力经营的起。除了失去一部分自由,他们还要每天站在风口浪尖上对战各大新闻媒体,若没有强大的内心,怎会撑得起!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谁都不容易,万事万物都讲求相对性。
总的来说,时间不够,经历不够,“速”的造就终归还是要在“度”的控制下才能达成,不然“超速”和“减速”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