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开心得了个“日更达人”的称号,坚持不58天的奖励,以及60块钱。
诚实地讲,我态度不够认真,而且从第55天开始偷懒了。
前面之所以能坚持更文,是因为我被老师肯定了一句“你讲故事不错”。于是我开始回忆起我和老公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更了二十回,发现总阅读量为十,而且自己越写越没劲了,滥尾了。
转而开始写杂文/散文,因为我无意间发的几篇在其他平台阅读量很高。
这种文写起来轻松,有感觉时一气呵成。最多再读一遍检查下错别字就发表了。我不知道这就是对的写作的感觉,还是仅仅停留在我自己的碎碎念,只是自己在偷着乐的情况。
感觉,是很不确定的事,有时有很多,有时没有。第55天,我忙乱七八糟的事情到23.10分才空下来能写文,而且那时没感觉。
在手机上乱翻时,突然发现有几篇存的文,还有其他平台上很早发的文,可以借过来用一用。“保证只有紧急情况才用,下不为例。”
但事实是,我开始懒了。第二天,十点多可以写,并不晚,但我不想写。“我还感冒着,头疼呢!大姨妈又来了,肚子还疼,可以理解的。”顺手,我便又借用了。然后就习惯了。
今天我都差点偷懒直接借用了,但在洗脸时,我突然想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日更?
为了称号,还是为了钱?好像都为。那写作营结束后,谁还给这样的鼓励?也没有个监督,也没有了对比,更好偷懒了。
如果只为这,没必要坚持了。我记得开营老师就讲了一句话:“不是为了90天而坚持。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情。”
回忆初心,我为什么想写写东西?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倒霉苦逼的孩子。
刚上小学,本来白白静静,突然间脸上布满密密的黑点雀斑,在同辈人的讽刺中慢慢封闹自己。好不容易六年级碰上个好老师,上了半年,老师调走了。我又滑落到班级倒数,“众望所归”没考上好初中。
没得选,只能在当地镇上读初中。换了个环境,换了批相对成熟的同学,再加上我忍疼用最低级的方式袪掉了部分斑点,我又可以平复心态,好好听课了。
但初二时,又碰上个奇葩老师,指着我的鼻子对全班人面给我算命,“就你这样这辈子不会有出息”。所有这一切,只因为家长会唯独我的家长缺席。
同学面前我没哭,回家路上,我一个人哭的稀里哗啦,到家又收拾好自己假装什么也没发生。剩下的一年,我和自己较劲,终于考了个还行的高中。
高中又如初中一样,高一新环境新面貌,却在高二遇个奇葩政治老师班主任,高三终于没较过劲来,如她所说,名落孙山。
被我妈逼着,哭着坐火车,去另一个市的复读学校学习一年后,我考上了还行的大学,但也学会了在听不懂的方言环境里一个月不和周围任何人讲话。
大学才慢慢没那么沉默寡言。
写日记是从初二开始的,那时是为了记录,更多为了鼓励自己,努力让自己发现世间美好,让自己能熬过艰难的时光。坚持到大学时,目的变了我不再那么自悲,可以向别个倾诉,我开始想把我发现的美好分享给周围的人,让他们也能熬过不那么开心的时光。
我入写作营的初心也是分享我眼中的美好,而不是为钱,为鼓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