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领导找你说了一件事情,然后希望你第二天做一个ppt报告给他,他要在大会上发言用。试想一下 ,我们的领导一定不会这样说:“小张啊,我明天报告的中心思想是……支持这个中心思想的理由一共有3个,支撑1理由的 有4个子理由,支撑2理由的有3个子理由……”
他很可能是丢给你一堆数据和资料,然后将他的思路非常零散��说给你。这个时候,如果想要做出一个符合领导要求的ppt就需要通过结构思考力找出他的结构,然后把这个结构放到ppt里。
同样,你开完后之后,面对一堆杂乱无章的会议纪要,如何整理出会议成果?也是找出这些内容的结构来,结论是什么,要点是什么,次要点是什么,未来将成果汇报给他人的时候才更加清晰有说服力!
再比如,你去听一个演讲,如果演讲的人结构十分清晰,上来就非常明确地表达清楚观点,然后逐步证明这个结论,作为听众自然是很轻松。然而,如果这位演讲者表述的杂乱无章,更可怕的是他口才特别好,1个半小时的演讲信息量比一般人还要大,这时候就比较痛苦,如何整理演讲的收获,完全说不清 。
日常工作中接收到杂乱无章信息的场景非常常见。大到工作中会议上,小到日常生活中被吩咐去买菜。
在生活中,你妈会说:家里缺盐了,你去趟超市买点盐,酱油和醋也不够了,买瓶味达美和老陈醋,有新鲜的大虾称两斤大虾,保鲜膜快用完了也顺道买点,松花蛋买8个,又想吃的水果零食也买一点……
买东西这种信息处理较为简单的,我们听完之后就会在脑海里形成结构网,食品:大虾,松花蛋……调料:盐,味达美,老陈醋……厨房用品:保鲜膜……那会议上,访谈上,面对面交流中,你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混乱的信息呢?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找出信息中那些是观点,那些是结论,那些是支撑观点的理由,将他们分开。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接收信息除了前两部做到能够听清楚之外,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所有的内容,做到说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