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知
我一向不是一个与人交恶的人。但是,有些人,确实很惹人讨厌。对于我讨厌的不相干的人,我一向是有多远躲多远,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谁也碍不着谁,可是,对于一些躲不了的人了,讨厌的上司,每天必须打交道的同事,甚至是公公婆婆,大姑子小叔子,如何是好?
新知
《富兰克林自传》中提到:
跟自己必须朝夕相处的人交恶是愚蠢透顶的。(P56)
富兰克林在还是印刷工人给别人打工的时候,他因为新换了一家印刷所,初到之后,那些老工人要求富兰克林交五先令的迎新费,然而富兰克林觉得那是“敲竹杠”,所以他拒绝缴纳。之后就因此被这些每天必须朝夕相处的同事穿小鞋,自己排好的版面被莫名其妙地破坏,码好的铅字被偷偷搅乱……自己深受其害,最终还是乖乖缴纳了五先令的迎新费,不计前嫌,融入了新团体,慢慢地凭借自己的才智获得了威望,成了领袖级的人物。
在那种环境下,选择认怂服软,是一种通达的智慧,中国自古有句名言:小不忍则乱大谋。讲的就是当自己还很弱小,没有力量与对方抗衡的时候,要懂得化解这种敌对情绪,将其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小,甚至巧妙地将不利因素转换成有利因素,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加速成长。等到自己强大了,收拾他们就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只不过,彼时,你的格局大了,根本就不屑于踩死一只蚂蚁!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就是一位胸怀大略,顾全大局,深谋远虑的智者。他其实早就觊觎魏国的大业了。但是,在自己力量薄弱的时候,绝对收殓锋芒,不动声色。在和诸葛亮的交战过程中,诸葛亮屡次骂阵,甚至送女人衣服讽刺他,司马懿就是不出战,生生地拖死了诸葛亮。后来又被魏王曹芳夺了兵权,赋闲在家,假装生病,让人觉得他无意也无力再次夺权。然而,其实他是在养精蓄锐,强大自己,等到自己强大了,时机成熟了,碾死他们,轻而易举。果不其然,凭借他打下的坚固地基,他的子孙一鼓作气,将魏王赶下了台,魏蜀吴最终由他的孙子司马炎统一,晋王朝诞生了!
其实,现实中呢,我是很讨厌我公公的。而他正是生活中需要朝夕相处的人。目前,由于一些条件所限,还没有能力让他们搬出去住。讨厌他的原因不是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是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他伤了我的心。比如,背着我在我孩子的面前说“你妈妈是个坏孙(我们这边的方言)”,我和老公吵架,他搀和进来,骂我是个外人,粘了他家的光。我不知道我上班自己挣钱花,怎么粘了他一个在家闲着靠人养活的老头的光。原来,他觉得他和他儿子是一家,我是个外人。还对我说:“要离婚了,你滚,俩孩子都是我们家的!”。如此老头,可恶不!有一段时间,看到他都觉得反胃!
在前一本书《学习力》里,Angie提到,“内耗”是阻止自己前进的最大障碍。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到这种内耗中,无力自拔。我讨厌他们,跟他们一句话都不想说,就像有垃圾堆在你房间,你却无力清走他们,每天心情不好,迁怒于娃,然后鸡飞狗跳,恶性循环。
现在,我调整得好一些了。对于婆婆,我想通了,她双标,偏心儿子,住我们家主卧,随他去吧,她心甘情愿对孙子儿子好,伺候儿子孙子,也可以让我节省一些时间做我自己的事情。婆婆媳妇就是一对普通人,对付着过吧。至于,公公呢,我还是不想理他,尤其是他杵在椅子上,还等着我端饭给他吃呢。亲们,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才能做到在这件事上将内耗降到最低?
其实,从大的方面来说,我是遵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原则。目前,我没有能力买房,工资收入比老公低,老公向着他爹妈,才会出现如此局面。如果离婚呢?孩子的教育环境和生活质量会下降,我要花更多时间照顾孩子,用于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时间将更少。两害相权取其轻,成年人啊,生活怎么可能十全十美,万事如意呢?但是,小的方面,不是所有的事,咱都能忍的……
好像我又引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们可以放过自己和他人,选择原谅,卸下重担,轻装上阵。可是,有时候呢?我们觉得还是无法放下,那又如何是好呢?
行动清单
1.跟婆婆主动说话
2.努力学习工作,争取早日分开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