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真是太喜欢买洗护了,喜新厌旧值爆表。浴室太小放不下,还有十来瓶没开,每次洗澡洗头洗脸站在这一堆堆东西面前不知所措的时候真的很幸福”
朋友圈截图刷朋友圈,看到有个女孩儿晒了张家里浴室的照片,小小的架子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洗护用品,俨然可以开个小杂货铺了。
曾经的我也像这个女孩一样热衷于买买买,在家里看着一大堆“战利品”有种莫名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特别是618、双十一这种商家造出来的购物节,总感觉不买点东西就占不到商家的便宜,占不到商家的便宜我就吃亏了。然后买回来一大堆自己并不特别需要的东西,比如一堆面膜、姨妈巾、纸巾、洗衣液、洗发水……每次我都会安慰自己,这些是生活必需品,迟早要买,总有一天会用完的。然而,下一年发现,有些东西过期了还没开封。特别是搬家的时候,看着那一大堆东西,扔掉又可惜,带走又累赘,还特别占地方。
1、
像我一样的女孩并不在少数,关注了一大堆时尚公众号,手机里躺着各种APP:小红书、网易考拉、京东、金字塔……每天不断地刷新,不断被种草,不断被拔草,每个月钱花光光,信用卡刷爆,表面上过得体面光鲜,实际拿到账单人简直要崩溃。有的更夸张,甚至影响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去年有个新闻,四川有对夫妻结婚10年没有买房。直到偶然有一天,丈夫单位奖励其和家属海外游,在机场免税店妻子买了两万多的化妆品把卡刷爆了。丈夫非常气愤,和妻子吵架后回国,发现小区保安处堆了20多个包裹,全是妻子在网上买的东西。丈夫夺过妻子手机查询她的消费记录,最后盘算发现,10年间妻子竟然花了四十多万在网购上,家里的银行卡一分钱也没存下,还有信用卡欠款。丈夫一怒之下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
还有厦门的一女子网购成瘾,几近疯狂,两年来刷爆了17张卡,网购和网贷花费140多万元,据说牛仔裤有300多条,各款鞋子200多双,秋冬款大衣50多件,各款包包40多个……催债电话一个接一个,女子的丈夫无奈打算卖房还债。
这两个妻子,她们买了那么多东西,真的得到幸福了吗?并没有,她们的生活,反而因为过剩的物质变得一地鸡毛。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的内心是否时刻保持丰盈的状态,精神的空虚用再多的物质也填补不来。
2、
各种广告都在鼓吹这样一种概念:你值得更好的,年轻的时候不拥有老了也用不了了……人们被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和焦虑感包围,生怕今天不买就追不上社会的脚步,以为拥有即是所得,穿上明星同款衣服就变成了茱莉亚·罗伯茨,买了名人同款口红就会变得像她们一样性感,拎着限量包包就成为社会名媛了……
这种陷入消费主义陷阱中的人,享受的其实并不是所买的商品,而是下单那一刹那的快感。关于消费主义,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人类简史》一书有很精彩的论述:
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该去买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如果觉得少了什么,或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该买些什么商品(新车、新衣服、有机食品),或是买点什么服务(清洁工、心理咨询、瑜伽课)。就连一则电视广告,也都是个小小的虚构故事,告诉你买了什么产品或服务可以让日子更好。
我很小的时候看过《穷爸爸·富爸爸》,书里面的很多内容我都忘了,但是记得一个,任何时候都要分清楚你的支出是属于“消费”还是“资产”,比如买菜、买衣服、买化妆品、买车、买明星演唱会的门票、和朋友聚餐,是消费行为,因为买来的东西会不断贬值;而投资有价值的股票、买房会让你的钱不断生小钱,是属于“资产”。
想要快速地积累自己的资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量入为出,积少成多。我知道很多人都对这个朴素的道理不屑一顾,他们会搬出那一套理论“钱不是攒出来的,是赚出来的”,可是如果你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一份工资,并没有额外收入,怎么赚更多的钱呢?最靠谱的办法,不就是克制消费欲望,少种草,少花钱吗?
3、
还有一个消费小“陷阱”,现在特别流行知识付费,去年我也跟风买了很多课程,我告诉自己,这是在投资自己,将来的自己是会增值的。但是显然我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很多课程买了一年多,只看了开头而已。买了课程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能掌握这些知识,把这些知识100%吸收。就好像有人说喜欢看书,网上买回几十本上百本,但是每本也就翻开一两页并没有拆封,或者看完这些书转身就忘了,并没有去总结书中的精彩观点和句子,没有将枕边书变成脑中书,这种支出,并不是“投资”,本质上还是“消费”。
那怎样的消费行为才是“投资”呢?首先评估一下自己所处的职业环境,是否有可考的职业证书,拿到这个证书对自己的职场提升有多大帮助?如果学完帮助非常大,那可以买!如果自己的职业并没有太大上升空间,你仅仅想通过学习另一门知识使自己成为斜杠青年,那么就先买一个课程,学完了,做好总结,切实有了收货,再买下一个,千万不要脑子一热连着购买好几个促销的课程,表面上是省钱了,但实际上课程太多,对自己的干扰项变多,脑子自动就拒绝去打开学习了。
除了买课程,更多的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烧钱最多的应该还是衣服鞋子包包,或多或少会被美妆公众号或者小红书之类的APP疯狂种草,跟风买回所谓的网红爆款,但事实上小红书上各路明星的推荐很可能是收了广告费的,他们自己都没用过,你要是相信了商家的推荐买回来你,那大概率是踩雷,咸鱼转卖费时费力,送朋友又心疼。
所以我的建议是,想要控制过度消费的女孩,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取关+卸载,缺什么,买什么,不缺不买不囤货。我现在,想买东西的时候就下载淘宝等APP,买完马上卸载,眼不见心不烦,非常有效地控制了自己无意识刷淘宝的行为。
巴尔扎克说:“对于浪费的人,金钱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堆积起来的。”年轻的女孩,人生还很漫长,在年轻的阶段,消费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是暂时的,积累金钱带来的幸福感才是长久的。那些既会花钱,又会赚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享受两种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