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70年代
70年代的娱乐都消失,只有这个在农村出现,主家请两班当街打擂

70年代的娱乐都消失,只有这个在农村出现,主家请两班当街打擂

作者: 中山人读文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15:47 被阅读45次

70年代的娱乐都消失,只有这个在农村出现,主家请两班当街打擂

60、70年代,电视等娱乐还没出现,人们的娱乐除了饭后在路口聊天,还有一些稀罕的娱乐方式在农村流行。

耍猴、说书、看露天电影等,这些项目对农村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娱乐。每次有活动,基本是全村出动,携家带口去看。

现在,这些传统的娱乐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市场,逐渐消失,但有一项传统娱乐在农村一直保留了下来,这就是俗称的响子。

近日,“源易缘”在河南林州东姚见到两班响子打擂,唢呐、铜铙、铜钹、民歌独唱、戏剧演出,节目虽然透着浓浓的乡土味,但确实精彩。(图文来自“源易缘”)

响子在豫北农村十分流行,一个响子班基本控制在10人以内,但就是这10人的小团队,就组成了一个小型的交响乐团,吹拉弹唱样样都行。

响子一般是农村有丧事时,主家请来吹奏的。很多人家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怀念,请来两班甚至三班响子,同台打擂,那才是响子最精彩的时候。(图文来自“源易缘”)

这次,主家就请来了两班响子,一班在街门口表演,一班在院子里吹奏。(图文来自“源易缘”)

打擂时,双方响子班都使出浑身解数,两班比谁家的声势大,比谁家的节奏强,比谁家的吹得时间长。

一场擂打下来,演员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但也身心舒坦。(图文来自“源易缘”)

现在农村,请一班响子一场下来900元,如果还有其他服务需要再另行收费。

这样的运作模式让这个传统的文艺项目以土生土长的方式在农村保留下来。

​除了吹拉弹唱外,响子班还提供一种服务叫哭丧,一般是女演员扮演子女等孝子的角色,连哭带唱,前后十几分钟的时间,收费100元。

凭着为丧事伴奏这个功能,这项传统娱乐在农村地区保留下来,实在难能可贵。(图文来自“源易缘”)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0年代的娱乐都消失,只有这个在农村出现,主家请两班当街打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qc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