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说起水果价格相信很多人都是一把辛酸泪,水果价格的高位和上涨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就在最近曾经高价的草莓突然出现了价格腰斩,面对着草莓的降价,让人不禁想问这是草莓自由要来了吗?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一、草莓价格突然腰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草莓价格便宜了好多!”最近,不少网友发现春节假期过后,草莓等水果的价格回落,“草莓价格大跳水”相关话题多次冲上热搜。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记者在北京地区多家草莓批发、零售市场现场调研发现,草莓价格大幅下降的确属实。
记者先后走访了BHG生活超市、永辉超市等多家商超发现,丹东、佳沃、红颜等品种的草莓散发着阵阵清香,有的按盒出售、有的按斤售卖,价格与去年11月调查时相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其中鑫海韵通大卖场石园店的草莓价格由此前58元/斤降至24元/斤,BHG生活超市的草莓价格由此前59.8元/斤降至33.8元/斤,永辉超市(新世界店)同款草莓价格由此前69.8元/盒降至39.8元/盒。随后,记者通过美团APP查询发现,此前价格在40-80元/斤的草莓,线上售价也跌至了30元左右/斤。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月25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从事草莓批发的王亮告诉记者,“前两天山东、安徽的奶油草莓降到8块钱一斤了,这两天原产地下雪了,采摘、运输受阻,价格又涨了几块钱,但即便涨了,价格也比年前要便宜一半。”还有多位批发商向记者表示,现在卖得最好的是辽宁丹东草莓,一斤20元出头,而春节之前得卖到五六十元一斤,价格已“腰斩”。
二、草莓自由要来了吗?
近年来,草莓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高端水果,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然而,最近草莓价格突然出现了大幅下降,这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惊喜。那么,草莓价格腰斩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即将迎来“草莓自由”的时代?
首先,供需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核心要素之一。春节期间,由于消费者对于新鲜水果的需求显著增加,尤其是象征着喜庆和高端的草莓,在礼品市场及家庭聚餐中的需求尤为旺盛。此时,由于草莓的种植与收获周期限制,冬季草莓大多为温室种植,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加上物流运输在节假日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供应端的压力会导致草莓价格飙升。而春节过后,市场需求逐渐回归常态,消费者购买力与购买意愿减退,市场上草莓的供求平衡被打破,供应过剩的情况下,价格自然就会出现回调,这种现象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其次,草莓作为典型的春季水果,其生长周期与自然气候紧密相连。冬季上市的草莓主要依赖温室栽培技术,这些设施农业的成本包括但不限于供暖、人工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节,从而使草莓能够在非盛产季节上市,成本自然高于露天种植的春季草莓。进入春季之后,随着气温上升,露天草莓开始大量成熟,产区增多,产量迅速增长,供应量的剧增必然会导致草莓价格随之下滑。此外,春季草莓由于生长环境更接近自然状态,品质与口感往往得到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促使价格更加亲民。
第三,虽然草莓价格的下降让消费者感到欣喜,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草莓作为一种生鲜水果,其保存期限相对较短。虽然目前价格下降了,但整体价格依然较高,并且价格波动还是比较厉害。这意味着草莓价格仍受到市场供需、运输成本、保存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尽管草莓价格有所下降,但消费者在购买时仍需注意价格波动和质量问题。
第四,随着天气的日益回暖和草莓供应量的增加,草莓价格下降的趋势无疑会更加明显。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草莓价格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无限制地购买草莓。草莓的种植、采摘和运输等成本仍然存在,而且草莓的生长受到天气、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供应量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对草莓价格产生影响。如果消费者对草莓的需求持续旺盛,那么草莓价格可能会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草莓价格的突然腰斩是供需关系和季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能否实现“草莓自由”则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从目前看来距离“草莓自由”还有一段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