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小俊苏博展览自序

曾小俊苏博展览自序

作者: 织夕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23:17 被阅读0次
曾小俊作品

很多缘,是儿时种下的因。

在一个放养时代,童年游戏不是以爱开始,捉一只蚂蚁捏到石阶上,举着放大镜,观察聚焦效应下的蚂蚁,疾走的蚂蚁开始趔趄,身体骤然卷曲,烤死。

捅马蜂窝,弹弓射鸟,水灌蚊穴,是男孩的流行游戏。手握一束阳光,不厌不倦地追逐小昆虫,小孩的快乐并不像尼采的形容:“没有残忍,也就没有节庆。”小孩不懂残忍,更不知道用凸镜效应的精致施虐存在着伦理差异,小孩真实的快乐,是一种观察满足,我愿意相信王阳明说的“人之初,无善恶”。

少年自以为聪明的游戏设计,种下观察满足的因与缘。耽迷艺术大半生,目光越老道,越怀念少年的敏锐,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负笥写生时,也会像沈复一样琢磨稚子时代的目光为什么厉害?稚子真心一片,无旁骛,直视自然,无善恶,全神贯注,寻观物之乐,得物外之趣。

多少年过去,艺术一道,渐有所悟,然技法不自觉,若耽于人,落入炫技,让义理不碍眼,若重于之,蹈人旧辙,让世事不萦绕,归于寂,象顾觊之一样,“昼日垂帘,门阶闲寂“。最后一点有点难。自己喜欢撩帘,朋友也常来掀帘。做不到寂,唯有护住童心不泯。童心者,心之初真,失去童心,则失却真心。童心失,艺术随之遽失。

做艺术家有点像放大镜下的蚂蚁,被放大,被炙烤,趔趔趄趄,常常一副垂死之相。有时感觉童年的回忆,像一篇插图幼稚的预言,遥远,缥缈虚幻,又宿命地因缘相连。

几十年的创作和收藏经历,道不清的事和人,跬步千里,步步躲不开放大镜,煎熬中,多少次失了初念与童心,侥幸的是,少年种下的因,注定一辈子的缘。

几十年间,众教鼎沸,时风迭变,唯有因缘,系在对自然之象与自然之物的收藏、绘画和雕塑之中,在随心所欲的年龄,体会到“跬步江山即寂廓”的快乐。

艺术家躲不过放大镜的追照,如果能够像童年一样,无禁忌,无善恶,至少可以快乐,可以留下多一点真诚。

搜集文物遗存,多少窥破一些古人的目光,发现后世谓之大家的人物,如老子所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的德,是天道合一,与自然无隔碍,虽骨弱筋柔而握固。

……

相关文章

  • 曾小俊苏博展览自序

    很多缘,是儿时种下的因。 在一个放养时代,童年游戏不是以爱开始,捉一只蚂蚁捏到石阶上,举着放大镜,观察聚焦效应下的...

  • 写于2018儿童节

    去苏州博物馆的时候,特展厅正在做曾小俊的展览,展厅墙外,白底黑字印写着画家为这场展览写的自序,彼时阳光正好,我靠在...

  • [看展览] 苏博展品小讲解

    (以下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 铜镜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两方汉代的铜镜,左边的是规矩铜镜,右边的是夔龙规矩铜镜。一般...

  • 关于名字――苏小俊

    谨以此名来纪念我人生的第一个朋友以及我的遗憾。 在我很小的时候,由于家中有三个孩子,父母压力很大,我记忆中他们每天...

  • 熊飞俊是有能预见的特殊功能,还是那篇文章拨动了某根脆弱的神经。

    博客中国的博友苏小妹转了告示,飞俊因“非法经营罪”被拘了,果然,博客中国上看不见飞俊的博文更新了,甚至于点他的主页...

  • 听《曾博:生命在砥砺中饱满》的讲座有感

    今天下午听了一个讲座,是我们苏研所的曾博讲的,确切地说是华为苏研所的曾博,不能算是我们,因为我是合作方员工,但现在...

  • 苏锦罗|锦裳罗裙苏绣织,一针一线一匠心

    苏锦罗参加2019TCE服装定制展,2019年4月19-21日,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等你。 苏锦罗微微的褶皱、流动的...

  • Cosplay正片 Fate Apocrypha 泳装 黑贞德

    出境:和岁 微博:@Moanaa 摄影:兔子 微博:@进城务工的乡下摄影 后勤:小曾 微博:@小曾丶Fi5 碎碎念...

  • 苏博

    今天去苏博。 感觉有点不一样吧 ,可能是因为和社团的人一起,到了博物馆之后,我们就个逛个的,相当于一个人在看,比以...

  • 2017-09-24

    你好,苏博文。 再见,苏博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小俊苏博展览自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rl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