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二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二

作者: 谈西_ | 来源:发表于2021-01-10 23:14 被阅读0次

     

  戴维·博金斯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两个概念,“立即性理解”和“全局性理解”。何为“立即性理解”呢?就是做的很多事情立即就能看到结果的。比如学习知识是为了考出好成绩,为了获得学位。简而言之,“立即性理解”是有直接的目的,功利性很明显。

      “全局性理解”是对一个事物或知识有更全面的、更深刻的理解。怎么才叫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呢?书里列出了几个标准。

    第一,对知识的理解要有深刻性。什么叫深刻性呢?就是这一知识不是只在一个领域可以适用的,它还可以运用到其他方面。比如物理学的欧姆定律,可不可以把这个定律和社会学,艺术等各方面联系?其实就是把一个知识放到各种不同的领域,联系地、全面地思考知识的运用范围。樊登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儒家的中庸之道可以运用到很多领域。比如家庭教育,孩子逼得太紧不行,完全放任不管也不行,要找到一个刚刚好的度,自由中的规则,其实就是中庸之道。再比如企业管理,对员工管得太死板太细致,会把员工的创造力和热情管没了,如果管理太松散,员工也没有规则感,也会失去动力。企业管理同样需要找到一个适中的方式方法,这同样也是中庸之道。反观我的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同样需要用到中庸之道,哪些应该放手让学生来做,哪些必须要我来做,要寻求到合适的度。

    第二,知识要能够指导行动。学习过的知识如果不能运用到实际行动中,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可是我们现在学习的很多知识知识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因为没有实际运用,所以容易遗忘。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起来?这就必须先要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因为我自己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纸上谈兵”的过程。我现在必须学会把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才有可能教孩子们怎样运用知识。

    第三,伦理道德方面有所提升。学了一个知识以后,能不能帮你提高伦理道德修养?你的品质,让你的想法、人性、同情心或者社会规范是否能有进一步的提升?这其实涉及到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学习的一些知识,会让我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比如学习了孔子的《论语》,有的人或许会变得更加看淡名利了,以前在乎的东西不那么在乎了。

第四,有很多机会能运用这个知识。就是你所学习的知识可能出现在各种场合,在不同的时机你有没有很多次你都想到它?一个知识的运用范围越广,那掌握得就越深刻。比如现在很流行的跨界,跨学科融合。比如企业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可以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如果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能够把这四个方面都考虑到了,那这一定就是典型的全局性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sk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