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779462/46958b3d03b44f99.jpg)
2017年12月13~~17日,我和学校的赵老师带着2名学生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未来公园 科技连接世界儿童”科普公益行动,为期4天的活动,孩子们学习了围棋、舞蹈及科学知识,又感受了志愿者老师的博爱,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那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力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5779462/fdad074c1b368c7d.jpg)
这次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是一次机会,对于我们乡村的老师也是一种成长。基于此,我来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对于乡村的孩子,很多都是第一次走出大山,走进北京,这本身就是交流,孩子眼中的北京和现实中的北京之间的不一样;回来之后,于良海的奶奶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黄老师,真的谢谢你,要不是你,指望我孩子就只能在电视机里看北京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779462/632d91d5bdee8686.jpg)
来自不同地区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之间互相学习,感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世界。甘肃的何嘉唯,在鸟巢水立方参观时,北京的爱心妈妈刘老师给孩子买礼物,其他孩子都挑选手表或者是杯子时,而他选的是刻有圆明园遗址的冰箱贴,赵老师问他,其他孩子都选的是手表,你为什么会选这个东西呢?他说:“我要记住外国人在我们中国掠夺财富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还有来自贵州的那个女孩,当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标的价格是20元时,她看了看还是走开了,说:“太贵了,还是选其他的吧。”所有的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思想的交流,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辛。
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同地区的老师,我们可以面对面探讨教育教学方法、交换信息资源,或许有人说,现在网络都这么发达,微信等聊天工具就可以实现,但那没有感情,不像我们这次能够吃住行都在一起的贴心交流来的实在,更有韵味。
志愿者老师和我们之间的交流。或许这次语言的沟通比较少,但他们那种回眸的眼神、当孩子发生晕车时紧张的神情以及不畏寒冷和辛苦根跟我们在一起的这些点点滴滴,老师和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是一种感恩的教育,其实也是交流。
乡村的孩子缺乏自信,缺少平台,也让我们看到的今后教育的关注点。人民大会堂的活动中,来自贵州的院士邀请了波黑、北京和大山里的孩子上台谈谈那个球为什么可以悬空?其他几个孩子都能够畅所欲言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没有一丝羞涩,很大胆,但是那个农村的孩子就不敢说,声音比较小。
在活动中,有爱心妈妈等好心人对孩子的帮助,更有来自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及伊利集团对乡村孩子的关爱,这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没有被边缘,我们有力量,我们需要好好学习,用知识去回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给了我们老师更多的思考,如何做教育?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我相信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有了答案。加油,美丽的彩虹就在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