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常识
1:表示降低官职、被贬官的词
(1)迁: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调职,“左迁,迁谪"表削职、降职等。如我们学过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标题当中即有“左迁”一词,我们就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王昌龄被贬官,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伤的、落寞的。也可以猜测它的思想感情可能是对被贬官的好友的劝慰。
(2)贬:①贬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旧唐 书韩愈传》中"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其中的"怒贬为连州阳山令"中的“贬”就是指"降职并外放”。当时,关中地区大旱,韩愈在调查中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关中饿殍遍地。但当时负责的官员却谎报民情,称百姓安居乐业。韩愈立刻上书了《论天旱人饥状》来揭发实情,遭到当权者的诬陷,从京中的监察御史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3)窜:放逐、贬官。《宋史 奸臣传蔡京传》中"兄攸亦发其事,上怒,欲窜之”,其中的“欲窜之"中的"窜"指的是"流放、贬官"。当时,奸臣蔡京的小儿子蔡绦和别人一起起密谋,挑拨是非,陷害朝士,搜刮钱财。蔡绦的哥哥蔡攸揭发他们的罪行,皇帝震怒,希望流放他们(蔡绦之流)。
(4) 放:一般指京官改任地方官。《明史.列传一 六二》中"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廷臣多论荐之”,其中"及被放"中的"放”指的是"流放,贬官”。当时,周镰在京城做官时结交东林党,树立了很好的名声。等到他被流放,和宣城沈寿民在茅山读书,朝廷大臣大多议论推荐他。
(5)谪:降职。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其中的"谪"在这里指的是"被贬官,降职"。范仲淹在文章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背景,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6)黜、绌:废掉官职。
《旧唐 书韩愈传》中的“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其中“累被摈黜"的“黜"指的是“贬官”。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
(7)免:罢免官职。
《宋史列传第四十六》中的"彭年素贫窭,居丧免职,赖仆人佣贩以济”,其中的“居丧免职"的“免"指的是“免除官职”。陈彭年素来贫寒,服丧免职期间,靠仆人贩卖救济过日。
(8)夺:削去,罢免。
《满汉名臣传》中的"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 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其中的“当夺官"的“夺”指的是“削去”。朝中大臣责备成龙心存私念胡乱上奏,应当削去官职,皇上让(他) 留任原职,仍旧兴建检查各项重要的工程。
2.表示升职、加封的词
(1)升:提升,升官。
(2)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超擢:破格提拔。
(3)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4) 陟:提升官职。例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5)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6)迁: 一般指提升。超迁:越级升迁。
(7)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8) 提:提拔。例句: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