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参加1000天视频演讲+写作打卡的第943天。
了解不同风格文案怎么写,文案的理论,很重要的点,就是我们文案的灵感来源了。开始看《秒赞》第八章,天灵灵,地灵灵,看完灵感即降临。
我特别认同作者开篇提到文案的想法,灵感,不是来源于虚无缥缈的缪斯女神,而是我们自己的经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也有那句话说:你的样子,有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不管怎样的经历,都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文案的重要灵感来源。
作者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文案需要一颗八卦的心。我想到的是自己的内心首先愿意折腾。
就像那些从事创作的工作者,写书,写文案、写歌等等,他们可能没有亲身去到处旅游,自己从事不同的工作,不是自己经历很多,但是能够创作出作品,一定是内心特丰富,研究他人的内心。
具体怎样获得丰富的灵感?作者提供了7个观点,今天先分享3个:
1、将别人的话变成你的子弹
演讲的时候晋杭老师教我们,一定要去调查我们的学员,他们是怎样的身份,怎样的需求。说他们想听的话说他们听得懂的话。
文案也是一样的,需要我们聆听别人说的话。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专业术语,“行话”,不同的人群也有不同的词汇,找出来。
如果我们的产品是这个群体,就可以用这个群体的“行话”,例如职场人士常说:加班、KPI、升职、同事……
如果是一个护肤品,可以说XX牌护肤品,提升颜值KPI。
我们可以找找我们产品的群体,他们常说哪些词,哪些话,文案里用起来。
2、找找看,你对什么词汇最有感觉
作者举例“十年”,陈奕迅的这首歌,可能对那个年代的人很有感触,这首歌里边的歌词又特别打动人,那就可以用这些词到文案中。
十年之前/十年以后/人生有几个十年……
我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什么词最有感觉?曾经有过在不同平台,不同环境,不同时候说一些词比较多,有喜欢的一些词。
例如在Lady boss时,特喜欢“赋能”这个词,现在,可能是“量身定做”吧~你呢?
3、不错过身边的每一行字
这个可能说的就是“职业病”吧,这个是褒义词~因为专注在自己研究的领域。
如果想收获源源不断的灵感,写出精妙绝伦的文案,就是不断留意身边的广告,文案。
例如看到“杭州包子”,想到“杭州包大人”、“包你满意”、“包里香”……
晋杭老师教我们演讲,也用电影、综艺节目、歌曲、生活中各种案例来向我们剖析“说话”,表达这件事。
随时看,不停练,从中找到乐趣。
希望今天分享这3个小点,能够让你有文案灵感。
我是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的小芬,每天学习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