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小小
最近,我听李欣频老师的关于如何获得“创意灵感人生”,老师讲到:写作、写文案不是天天被摁在书桌旁,而是走出去,多去逛博物馆、多旅行、多思考、有感知生活方方面面的能力。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就是天天被摁在书桌旁的那个人,宅在家里从不出门。
我希望生活是按照自己期望的样子发展的,从前喜欢逛博物馆的那个女孩,在生计的压榨下,对美已失去了知觉。
听了老师的一席话,我瞬间顿悟。我决定追随内心,重新找回那个走丢了的女孩。
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美也是。
昨天,我独自走进了“金沙遗址博物馆”——来成都七年从未去过的博物馆。我选择独自出发,不需要任何人陪。因为我想用心感知历史、感知美。
我下了地铁,繁茂苍翠的小树林出现在眼前,往前走2分钟,一栋不起眼的白色建筑出现了。

“金沙遗址博物馆”,一行金色楷体字赫然引入眼帘。
宽阔舒适的街道,两旁浓郁的树林、青青的草地,即使在炎热的7月,也透着一份清凉。
进入博物馆内,配上免费解说,让自己来一场时空穿越的旅行。
跟随先民的足迹,打开大脑,想象古人生活的样子。
在遗迹馆,我仿佛看到了远古的先民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他们站在高高的祭祀台上,面对原始清澈的河流,用象牙等珍品,虔诚下跪祭祀神明。
在陈列馆,一幅近500平米的背景画,吸引住我。
这幅画是根据金沙出土的文物以及古代有限记载复原而来。
3000多年前的成都可能就是你眼前的这幅形象:深林密布、河流纵横。一条河流把金沙分成两部分。
猎人抬着猎物,女人带着孩子,大象休闲散步。先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样子,看后十分动容。
我站在画面前,凝视着这美好的情景,想象着穿越过去,是一种冒险还是一种无上乐趣?
博物馆陈列着先民的智慧、精湛的艺术、对美的诠释。
每一件珍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从远古时代带来先民的气息,静静地躺在这里。
它们告诉我们:在3000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什么?
博物馆太大,我品味着历史的味道,已到下午3点了。这是一次无价的旅行,心灵得到一次升华。
当我走出博物馆后,我能够感觉大脑活跃、想象丰沛,像碗中溢满的水,“哗”流了出来。
我的频道不自觉地调到正面频道,此时的我,宁静祥和、充满想象、做真实的自我。
7月的天,白云像棉花飘在湛蓝的空中,一朵一朵簇拥着;绿叶在凉爽的风中温柔摇曳,外面的世界如此醉人。
灵感都是来源于有趣的灵魂与生活;灵感不是坐在书桌旁正儿八经被逼出来的。
就如李欣频老师说:“这个人不是在旅行,就是在旅行的路上;不是在创作,就是在构思创作的路上;不是在阅读,就是在看电影的路上。”
因为拥有创意生活是保持大脑新鲜和文字活跃的秘诀。
她还说:“把文案当做一件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任务,又没有创意、没有方法,没有生活的大脑去执行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越写越失去了对文字的热情,因为文字对你而言,已经变成了负担,心里的浮躁是藏不住的,它会从鼻尖流出来。”
所以,如果没有灵感,尝试着走出去。像游牧民族一样跨上马背,勇敢追寻着自己的猎物。
PS: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我是黄小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