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越来越重要,从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送到学校,一切都归学校管。
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学校社会在孩子教育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之前没有仔细去了解家庭教育的模式,今天看到关于家庭教养的模式,好好反思了一番。
第一种娇纵型(只爱不管),就是说对孩子比较关爱,但是遇到一些生活上会照顾无微不至,但是一些行为上的习惯没有太去关注,比如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就忽略了,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孩子说话不讲礼貌等。
第二种支配性(又爱又管),既要管孩子的生活,给孩子细致的照顾,又关注孩子的品行习惯等,对孩子既关爱又有原则就属于这种模式了。
第三种专制型(只管不爱),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但是不太关注小孩日常生活的一些所需,生活照料容易被忽略。我觉得自己小时候应该就属于这种。父母对我和姐姐要求都很严格,让我们好好学习,放学之后不能出去玩,一定要在家写作业,如果有客人来了,我们不能上桌吃饭,包括吃饭的一些细节都要求很严格,比如说吃不言睡不语等等。但是对于我们的一些生活所需关注的比较少,比如上高中的时候,有次生病了,结石痛上医院做B超买药花了一百多元,导致生活费不够了,我就找父亲要钱,父亲当时的态度是以为我乱花钱了,语气不怎么好。我就解释说看病了,具体还没说,父亲说,上医院怎么要这么多钱。其实,我和姐姐花钱特别节省,在学校吃饭都是按吃最实惠的饭菜,为了节省钱,从来不买任何多余的东西。也许不能说父母不爱吧,只是当时觉得心里有点难过。
第四种放任型(不管不爱)这种最适合留守儿童了,因为父母常常不在身边,没办法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也管不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不管不爱的孩子可能是很多外出父母的心结和无奈吧。
第五种冲突型(矛盾较多)孩子和父母之间矛盾冲突比较多,会经常出现理解不理解,互相管束,却又逃避的情况,经常会因为一些问题发生争执。
第六种民主性(理想型)孩子和父母之间彼此的意见都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互相理解,平等的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格更加沉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