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读了100+本书,整个人都不好了

2017,读了100+本书,整个人都不好了

作者: 我先喝口水 | 来源:发表于2017-12-30 00:59 被阅读243次

            大家好,我是我先喝口水,这是我第一篇简书文章,我不知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以往,我对读书没有特别高的兴致,因为读书很累,要一点一点看,不如看电视剧或者电影那种全方位的场景舒服。但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和一位异地好友@一个光子 决定为对方挑选一本书,正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带着对对方的期许,我读了今年的第一本书《匠人精神》,从此便开始了2017年的读书之旅。今年一共读了115本,如下面的截图,我喜欢把所有做过的事情、有纪念性的事情用Excel记录下来。这里同样是学习参考了我特别欣赏的一位知乎伙伴@守夜人 的学习方法。我画画不好,也不爱老盯着手机屏幕看,就没选用那些手账啊、思维导图啊这种高科技的方式,Excel这种其实功能很全啦,还能冻结窗格。(我太容易满足了)

    Excel是我的好基友

    《精进》

            @一个光子 为我挑选的第二本书,叫做《精进》,是知乎上的一位大咖采铜所作。其实方法论的书我之前看过一些,什么沟通啊、情商啊、思维啊、职场啊等等,感觉这类方法论的书,鸡汤比较多,干货比较少,但是这本《精进》就不一样,一种浓浓的知乎风,对于我这种理科生来说,就喜欢听一些“实”的道理。它给我介绍了好多全新的概念,比如“半衰期、隐含假设、最小化可行产品、收敛发散、新木桶理论”等等,也许是我这人观点比较老套,被时代所抛弃,感觉读了这一本书,一股年轻的清风拂面而来,好久都没有得到这样的甘霖啦。所以以《精进》为始,我的读书之路就打开啦。另外,我平时刷知乎的时间明显多了起来,之前只看帖,后来也试着回帖,现在有人邀请答题,后来又开始买电子书、买live。我觉得知乎对知识分子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平台,比刷朋友圈好玩。至少我脑洞比以前大很多了。

    《精进》(采铜)

    《金庸传》

            金庸的作品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我上大一的时候,一到午休就泡在图书馆,把午觉攒到下午的高数课上去睡。因为那个时候借书卡没有办下来,只能“堂食”,所以草草吃完中午饭,就去图书馆里啃金庸的作品。我有幸被吴晓波书友会邀请,进行线上分享。“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竟不知分享什么,只好吃老本讲讲金庸了。但是,光知道情节也没用啊,大家都看过,你讲郭靖讲杨过讲韦小宝的故事也没什么新意,这时我才发现我对金庸先生的身世一无所知。于是这本《金庸传》映入我的眼帘。不得不说,在众多金庸先生的传记中,傅国涌这一个版本是最为官方的解读。从这本书中,我读到金庸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着重了解他每部作品的创作背景。然而一本厚厚的书读下来,也只能够凝练出40分钟的直播。剩下的20分钟我又看了六神磊磊的情节解读。真是有一桶水的时候,才能取出一瓢啊,感同身受。

    《金庸传》(傅国涌)

    东野圭吾系列

            暴露年龄我也要说,我从小就爱看《名侦探柯南》,理科生的我对刑侦、推理、逻辑一直非常感兴趣。作为在中国最能捞钱的日本老先生,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代表作我是一定要看的。某一天,我在西西弗看到了《恶意》,我不得不说南海出版公司牛逼,不仅包揽东野全部知名作品,封套文案还特别勾人,让你看了A,想看B,其实你只是不知道C。东野的作品很多,他最近又出一堆(我看书都没有他写书快),但是质量不如以前。后来同样是接受吴晓波书友会和新华书店邀请,借着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上映,分别做了线上、线下两次东野圭吾主题分享。我为他每一种风格的作品都列了一个推荐书单,以满足不同口味朋友的要求。

    《嫌疑人X的献身》(东野圭吾)

            其实东野圭吾有几部冷门作品非常棒,我推荐给大家(对的,我的口味就是小众哈哈)。《红手指》,是那种看完都能哭出来的那种温情大作,没有复杂的推理,但是绝对会刺痛你的内心。《悖论13》是一部科幻型的作品,脑洞真心大,那种“无人生还”的模式,是我特别喜欢的。《平行世界·爱情故事》《布鲁特斯的心脏》相对烧脑一些,只是相对,不会特别难。我喜欢看《恐怖游轮》,但是看不懂,但是看这两本,就差不多啦。《新参者》围绕同一个案子一口气讲了8个故事,其实这本书才最符合真实的查案过程,再厉害的侦探肯定会走很多弯路的。《彷徨之刃》就深刻得多啦,有关日本的少年法,凭借讲这本书,我也获得了樊登读书会首届“我是讲书人”大赛的全国50强。《超·杀人事件》是我最喜欢的黑色幽默风格。每一个小故事都极其风趣,且充满脑洞,是我特别喜欢的诙谐型的作品。

    《超·杀人事件》(东野圭吾)

    《六人晚餐》

            看到这本书时,还是在西西弗书店,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同名电影正在热映。上文所述,我喜欢看推理类作品,尤其是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柯南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于是我就以为《六人晚餐》是《无人生还》那种,6个人吃晚餐,然后一个一个失踪了……结果一打开,竟然是部现代小说。不过挺有意思,6章分了6个视角写了6个人。我特别喜欢这种叙事风格,经典的《罗生门》、金庸和东野圭吾的《雪山飞狐》《恶意》、还有凑佳苗的《告白》都是这种风格。我的CC4演讲(Toastmasters演讲俱乐部)《纵横》也是这种风格的。但是看了《六人晚餐》才知道,作者鲁敏把整个触感全带动起来了,有点像村上春树的风格,但是又带有了上世纪80年代的那种厚重感,很接地气。“厂区的空气,都是生锈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CC4遣词造句能力,应该会有很大提升吧。后来受到了樊登读书会的邀请,做了一次分享,现场用6个名牌“演绎”6人晚餐,我真是服了我自己,哈哈哈。

    《六人晚餐》(鲁敏)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我是最怕临场应变的,站在台上经常会卡住。以前做主持串场,或者做演讲,都得提前把台词背好,一个字都不能差,临场突发情况一出来,我就……就像宋丹丹说的“几个’嗝’就把你打蒙啦!”所以,在众多讲述主持人的书中,我挑出了这一本《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这本很教科书式,上面列举了很多名嘴白岩松、撒贝宁、董卿、朱军等人的真实案例,通过众多奇葩的场景分析,找到你的“解决方向”,然后即兴发挥来设计台词。当然,这里对主持人的功力考验非常强,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控场能力。看完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这么渺小,很多窘境我都很难处理,但是这些业内的大咖们都能做的游刃有余。在俱乐部后来的一次即兴演讲环节中,我作为主持人,出了9道题,模仿了9种不同的突发场景,都是从书中案例改编而来,大家也都很喜欢这样的尝试,其实,弱弱说一句,我自己对这些场景也都束手无策呢!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张颂)

    《从零开始写故事》

            这本电子书是陈列在知乎书店的,作者是前南方周末记者、编辑叶伟民。首先,它刊登在知乎上,所以,对的!浓浓的知乎风!这点我最喜欢啦。为什么选择看这本书呢,因为我很多时候想写出、或者讲出好玩的故事,但是非科班出身,并不知道里面的门道,所以需要多学一些基本功。这本书就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从选题、采访、筛选信息、结构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到开头、高潮、结尾等方面,作者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另外最好配合他的同名live系列课来听。(我不是打广告哈,我真的每一集都听完了,收获非常大)同时呢,最好也看看罗伯特·麦基所写的《故事》,这本书是作者非常推荐的,也是公认的写作、剧本创作的圣经。虽然是纯理论的大部头,但是把它啃下来,绝对是人生的一笔大财富。我正在啃,你呢?

    《从零开始写故事》(叶伟民)

    《芳华》

            我第一次接触芳华是在看《六人晚餐》之后,那个时候还是夏天,根本没有想到十一同名电影就要上映,也没想到后来被拿掉了,又没想到十二月又上映了并且大卖。我女朋友把《芳华》看完了(真有眼光啊,会挑书),推荐给了我。刚刚看完《六人晚餐》的写作风格,我一打开这本书,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同样是女作家,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我根本看不进去。看了几页我就扔到一边了。后来12月份,看了电影,回头来,手贱,再想挑战一下这本书,又被我从箱子里翻出来了。因为同时在看叶老师的书,所以我想借此机会分析一下严歌苓的写作风格。没想到一看上,就爱不释手了。并没有很大视角的转换(萧穗子或者偶尔的上帝视角),而且时空交错、夹叙夹议,而且略微的“自我剧透”,让我这个尽管看过电影的理科生也对这样的文字产生了阅读的热情。两天上下班的地铁上,我就把它读完啦,真是意犹未尽。让我又学习到一种风格,真想看更多的作品,丰富我的“内心戏”。

    《芳华》(严歌苓)

    《我叫刘跃进》

            我正在读小说的兴头上呢,这本书就闯进了我的视野。这本书是2008年出版的,同名电影和电视剧也都早就上市了,可我(恩,08年我应该研究金庸呢,暴露年龄吧)对这个作品一无所知。这本书更碎,一章换一个视角,信息量太大了,我脑子里都记不住这些名字,太多新人了。不过刘震云这种黑色幽默的风格,和《疯狂的石头》太像了,我还特意找了一下这部电影,2006年出品,我还以为是《疯狂》抄的《刘跃进》呢。不过这本书里面倒是透露出很多社会的价值观,这个主题深度倒是比写作手法什么的更吸引我。有位豆瓣朋友@Chebloe 总结的非常好,他总结了14条,节选一下:2.盗贼头子都觉得不读书适应不了形式。3.干活和升迁是两回事。4.你平日最信任的人,往往就是埋藏在身边的定时炸弹。7.古风存于鄙地,智慧存于民间。8.贵人不是笑眯眯自动走到你眼前的,世上不存在守株待兔,贵人是留给对人有提前准备的人的。10.交朋友,还是要从低交起;等人家到了高位已不缺朋友,或者不讲朋友了……总之,推荐没看过的朋友考虑一下入手这本书。写这篇稿的时候,我在看同名电影,看完以后再评价哈。

    《我叫刘跃进》(刘震云)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我平时也有研究PPT,今年买了秋叶老师的课程,读完下来觉得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网课。但是,在PPT领域以外,我就对秋叶老师不是很了解啦,所以这次同样是在知乎书店的平台,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购买了这本书。我想,虽然今年读的小说不少,但是要始于方法论、终于方法论嘛。但是,这本书可不是单纯的方法论,作者从自己读书的经验讲起,讲什么样的书、要怎么读。到后面,看着看着,我觉得好像换了一本书,完全不是方法论书籍的路子啊。秋叶老师用自媒体时代的一些现状和趋势的判断,“现场应用”了他读的书中的理论,讲述了他认同或者相悖的观点。我觉得把“如何应用书”作为“讲怎么读书”的内容,这个创意非常大胆和新颖。最近下班以后,老去吃赛百味,吃完就在店里坐会(因为赛百味店比较清静,比肯德基店里环境好),钻研这本书,目前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就像另一本古典老师的《跃迁》一样,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方法论书籍,给我带来全新的惊喜!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秋叶)

            2017年很快就要过去。在这一年中,我读了一些书,但是有时呢,盲目地追求了数量,其实这点是很不好的。纵观一年的阅读,也许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我觉得能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这一点是很可悲的。希望2018年我能淡化对数量的重视,精心地读少量的几部作品,让这些经典的作品真正能够改变我的生活、或者我的观念,这才是读书的精髓,读书绝对不是为了装文化人,或者是发朋友圈。

            祝大家新年快乐!

            Yours,我先喝口水  2017年12月3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读了100+本书,整个人都不好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fg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