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短篇小说难,还是写长篇小说难?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老舍先生对此做出了回答。
先生说自己没写出过像样的短篇小说。我觉得他太谦虚了,用一例便可反驳,比如《断魂枪》,初读一遍就惊艳了我。如果这样的作品不“像样”,那就意味着我从来没有读过“像样”的短篇。
从他的写作经验来说,只要有足够的资料,就能写成一部长篇小说,质量也许相当好,也许一无是处,但不管好坏,总把它写出来了。至于短篇小说,他曾有无数次想写而未写成功的经历。两相比较,短篇倒比长篇难度更大。
从结构上看,长篇小说篇幅长,即使有不严密之处,也可以将就,而短篇小说只有几千字,结构更需严谨,如该长的地方不长,该短的地方不短,整篇文章就显得拉垮了。
短篇小说并不因篇幅短而容易写,恰恰相反,正因为它短才更难写。
从文字上看,长篇小说多写几句,少写几句,都没有太大关系,短篇只有几千字,多几句、少几句就大有文章,令读者明显感觉到哪里没有处理好。
短篇小说必须字斟句酌,一点儿不能含糊。当然,写长篇也不可马虎,但其中的小瑕疵可以被精彩的地方遮掩过去。短篇则如小块精金美玉,不能有一点儿瑕疵、废话。
先生写长篇时,经常抓住一些可笑的事儿,不管与故事的发展有无密切关系,都畅快淋淳地发挥一通,只要写得够幽默,便舍不得删去,读者也并不苛责。写短篇时,就不那么自由了,总感到束手束脚。
信口开河也许可以写成长篇,却绝不能写出短篇。短篇需要最高度的艺术控制。
但是,控制要恰到好处,控过了头就显得干干巴巴,读者便觉索然无味。好的短篇仅三五千字,读来却感从容、舒服,这得靠真本领。
如何练就这种真本领?
最紧要的是知道的多,写的少。如果有够写十万字的素材,却只写了一段字,就能从容选择,只要精华,尽去糟粕。资料多才易于调动。反之,只有够写五千字的素材,就满打满算地写了五千字,肯定弄得自己声嘶力竭。
有人说,自己许多小说素材,但是写不出小说来。
其实,也许他本身对小说素材有误解。小说素材并不能等于同一大堆事情。真正的素材应该是把一件事儿咂摸透,借着这点儿事情展现生活和时代中的某个问题。摸着这个底儿,然后把类似的事件收揽进来,补充原有素材的不足。素材越滚越大,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从容不迫,不会写了一点就无话可说了。
如果记忆中只有一堆事情,而找不着线索、看不出意义,它们也只是一堆事情而已,即使知道故事的来胧去脉,结果也是写不下去的。因为把一大堆事情拨一拨皮,把上厕所之类的事去掉,剩下的核就很小很小了。
有一堆事情的朋友,要学会给“事情”剥皮的本领,内里的核的大小才是决定能否写出五十万字的关键。
有一件似有若无的很单薄的故事,并不能写出一篇短篇小说,恰恰因为短,它才需要又深又厚的内核,知道的必须比要写的多的多。
插入一句,平时写故事或短篇小说时,我经常会有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的感觉,看了老舍先生的分析,我找到根儿了,是储备的素材不足,所以死死扒着一两件单薄的故事不放手,哪怕思维短路也还是舍不得放弃仅有的素材。捂脸了!!
关于短篇小说的人物,我们不能让他做过多的事,只能让他做一两件事儿,但性格使然,他必须做这样的一两件事儿,而不是偶然做了这一两件事儿,却必是人物形象的有力证明。
同理,风景的描写也如此。没有必要的不写,话很多的挑最要紧的写,少写。
这样即使还不能把短篇小说写好,也不会写成长的废话太多的短篇小说了。
网友评论